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

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的意义第8页
 §1-2 汽车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第8-10页
  1-2-1 国外汽车性能检测技术概述第8-9页
  1-2-2 国内汽车性能测试技术现状第9页
  1-2-3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第9-10页
 §1-3 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与前景第10-11页
  1-3-1 测试仪器概述第10-11页
  1-3-2 虚拟仪器的应用状况第11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虚拟仪器技术第13-18页
 §2-1 虚拟仪器概述第13-15页
  2-1-1 虚拟仪器的概念第13页
  2-1-2 虚拟仪器的特点第13-14页
  2-1-3 虚拟仪器的发展第14-15页
 §2-2 虚拟仪器硬件和软件第15-18页
  2-2-1 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硬件构成第15-16页
  2-2-2 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第16-18页
第三章 系统建立的理论依据第18-32页
 §3-1 汽车动力性测试方法及仪器第18-20页
  3-1-1 最高车速试验第18页
  3-1-2 加速性能试验第18-19页
  3-1-3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第19-20页
  3-1-4 动力性试验常用仪器第20页
 §3-2 汽车燃油消耗测试的理论依据第20-25页
  3-2-1 传统的汽车燃油消耗测试方法概述第20-22页
  3-2-2 经济性测试模块建立的理论依据第22-25页
 §3-3 汽车平顺性测试的理论知识第25-27页
 §3-4 信号采样原理和实现第27-32页
  3-4-1 测试信号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步骤第27-28页
  3-4-2 采样信号的频谱第28-29页
  3-4-3 采样定理第29页
  3-4-4 A/D 转换第29-30页
  3-4-5 量化与量化误差第30-32页
第四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测试系统的开发第32-61页
 §4-1 系统的硬件组成第32-40页
  4-1-1 OES-II 高精度非接触测长测速光电传感器第33-34页
  4-1-2 SC-2040 8 通道并行采样保持卡第34-37页
  4-1-3 DAQCARD-AI-16E-4 数据采集卡第37-38页
  4-1-4 电压转换器的设计第38-40页
 §4-2 系统的软件组成第40-43页
  4-2-1 软件模块化设计第41-42页
  4-2-2 汽车测试系统的主操作界面及程序设计第42-43页
 §4-3 汽车动力性操作界面及子VI 的设计第43-50页
  4-3-1 动力性测试的主界面系统及程序第43-44页
  4-3-2 测速光电传感器标定界面及子VI第44-46页
  4-3-3 动力信号采集界面及子VI第46-47页
  4-3-4 速度性能测试界面及子VI第47-49页
  4-3-5 加速性能测试界面及子VI第49-50页
 §4-4 汽车经济性操作界面及子VI 的设计第50-54页
  4-4-1 经济性测试的主界面系统及程序第50页
  4-4-2 经济性信号采集界面及子VI第50-51页
  4-4-3 随车测试程序及界面设计第51-52页
  4-4-4 经济性事后分析程序设计第52-54页
 §4-5 汽车平顺性操作界面及子VI 的设计第54-56页
  4-5-1 平顺性测试的主界面第54页
  4-5-2 平顺性信号采集界面及子VI第54-55页
  4-5-3 平顺性分析程序第55-56页
 §4-6 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及概率统计程序的简介第56-61页
  4-6-1 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及程序第56-60页
  4-6-2 概率统计程序设计第60-61页
第五章 汽车测试分析系统的测试实验和验证第61-72页
 §5-1 汽车动力性测试程序的验证分析第61-64页
 §5-2 汽车经济性程序的测试结果和分析第64-69页
 §5-3 汽车平顺性测试程序的实验验证第69-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保险制度分析
下一篇:接地网接地电阻近距离测试原理及测试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