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明遗民群体的消失—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

内容提要第1-4页
引言明遗民群体的消褪与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第4-8页
第一章 明遗民的生存空间与归宿第8-22页
 第一节“天崩地解”中的罅隙第8-14页
 第二节 “顽民”的悲壮与无奈第14-22页
第二章 明遗民的选择及其文化意义第22-34页
 第一节 作为个案考察的黄宗羲第22-29页
 第二节 明遗民的转变与“三藩之乱”的冲击第29-34页
第三章 大语境的变迁与儒者的担当第34-51页
 第一节 遗民社会的“先天不足”第34-39页
 第二节 遗民生存方式的“模糊化”第39-45页
 第三节 明清之际语境的转化与“英雄道德观”的抛弃第45-51页
结语 社会秩序的重建与士大夫角色的回归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基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角度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