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复合区域管理的软交换中号码分析和路由的设计与实现
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8页 |
·研究工作介绍 | 第8-9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第2章 软交换技术概述 | 第11-19页 |
·下一代网络 | 第11-12页 |
·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地位 | 第12页 |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 | 第12-14页 |
·软交换的功能 | 第14-16页 |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9页 |
第3章 会话服务子系统概述 | 第19-24页 |
·会话服务子系统在软交换模型中的位置 | 第19-20页 |
·会话服务子系统功能 | 第20-22页 |
·号码分析功能 | 第21-22页 |
·路由功能 | 第22页 |
·用户属性管理功能 | 第22页 |
·资源管理及电路管理维护功能 | 第22页 |
·计费功能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4章 号码分析和路由功能分析 | 第24-31页 |
·复合区域管理模式的引入 | 第24-26页 |
·支持多运营区域管理 | 第24-25页 |
·支持工作组管理 | 第25-26页 |
·支持智能路由 | 第26页 |
·号码分析功能分析 | 第26-28页 |
·对多运营区域的支持 | 第26-28页 |
·对工作组的支持 | 第28页 |
·对工作组与传统PBX的融合的支持 | 第28页 |
·对多种地址类型的支持 | 第28页 |
·路由部分 | 第28-30页 |
·对复合区域管理的支持 | 第29页 |
·策略路由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5章 号码分析和路由的设计 | 第31-53页 |
·号码分析和路由功能划分 | 第31页 |
·号码分析和路由模块在系统中的位置 | 第31-32页 |
·号码分析和路由模块总体功能结构 | 第32-33页 |
·号码分析模块的设计 | 第33-45页 |
·统一编号规则 | 第33-36页 |
·呼叫源 | 第36页 |
·分析树 | 第36-37页 |
·号码分析与外部接口及消息交互 | 第37-39页 |
·号码分析流程 | 第39-41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41-45页 |
·路由模块的设计 | 第45-51页 |
·路由类型 | 第45-46页 |
·路由策略 | 第46-47页 |
·外部接口及消息交互 | 第47-48页 |
·路由流程 | 第48-49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号码分析和路由实现 | 第53-63页 |
·号码分析和路由模块涉及类静态描述 | 第53-61页 |
·号码分析模块的实现 | 第53-57页 |
·路由模块的实现 | 第57-61页 |
·号码分析和路由模块涉及对象动态描述 | 第61-62页 |
·CS子系统初启时的动作序列图 | 第61页 |
·号码分析和路由的消息序列图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 软交换号码分析与路由测试 | 第63-69页 |
·测试环境 | 第63-64页 |
·硬件环境 | 第63页 |
·软件环境 | 第63-64页 |
·特殊的工具和技术 | 第64页 |
·测试方法 | 第64-67页 |
·TestSuite分绍 | 第64-66页 |
·测试环境部署 | 第66-67页 |
·功能测试 | 第67页 |
·性能测试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8章 结束语 | 第69-71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页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9-71页 |
第9章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第10章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