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需求、现状及策略制定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二、分析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 三、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19页 |
| 五、技术路线 | 第19-24页 |
| 六、研究结果 | 第24-43页 |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 | 第24-26页 |
| (一) 流产妇女定量调查人口学特征描述 | 第24-26页 |
| (二) 服务提供者定量调查背景情况描述 | 第26页 |
| 第二部分 PAFPS需求和现状分析结果 | 第26-43页 |
| (一) PAFPS目标实现情况(需求分析) | 第26-33页 |
| (二) PAFPS资源分析 | 第33-36页 |
| (三) 现有流产服务运作流程分析 | 第36-40页 |
| (四) 流产服务提供者 KAP分析 | 第40-43页 |
| 七、讨论 | 第43-54页 |
| (一) AGIL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43页 |
| (二) 北京市PAFPS需求大,但服务提供不规范 | 第43-45页 |
| (三) 北京市PAFPS现有和可得资源利用不足 | 第45页 |
| (四) 将PAFPS整合到现有流产服务运作过程中 | 第45-48页 |
| (五) 医务人员对PAFPS的KAP有待提高 | 第48页 |
| (六) 初步建立PAFPS评估指标体系 | 第48-54页 |
| 八、结论 | 第54页 |
| 九、对改进北京市PAFPS的策略建议 | 第54-56页 |
| 十、创新与不足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 | 第59-9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98页 |
| 综述 | 第98-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