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新闻写作论文

我国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1页
第一章 网络新闻评论的分类第11-16页
 第一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概念第11页
 第二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类型第11-14页
 小结第14-16页
第二章 十年磨一剑—我国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之路第16-21页
 概述第16页
 第一节 我国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6-19页
  一、传统媒介新闻评论的网络移植(1995年—1998年)第16-17页
  二、网络媒体兴起带来了原创的网络新闻评论(1999年—2001年)第17-18页
  三、网络日志的流行带来了自媒体新闻评论的兴旺第18-19页
 第二节 我国网络新闻评论现状第19-20页
  一、从网络媒体看,已经形成功能完备的传播体系第19页
  二、从“自媒体”看,我国个人网络日志目前正呈上升趋势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征第21-30页
 概说第21页
 第一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五个特征第21-27页
  一、即时性第21-22页
  二、交互性第22页
  三、集纳性第22-24页
  四、开放性第24-26页
  五、个性化第26-27页
 第二节 网络新闻评论和传统新闻评论的关系第27-30页
  一、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三个超越第27-29页
  二、网络新闻评论和传统新闻评论的相辅相成第29-30页
第四章 网络新闻评论的功能第30-34页
 概述第30页
 第一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功能上的三个强化第30-32页
  一、网络新闻评论监督社会的功能更强第30页
  二、网络新闻评论引导舆论的功能更强第30-31页
  三、网络新闻评论表达民意的功能更强第31-32页
 第二节 网络新闻评论承载的第四个功能一个性评论文化的形成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网络新闻评论的管理和引导第34-47页
 第一节 网络新闻评论现存的三大弊病第34-39页
  一、议题弱化第35页
  二、随意性影响正确的舆论导向第35-38页
  三、权威性相对欠缺,影响到网络新闻评论的可信度第38-39页
 第二节 杜绝有害言论,保证言论环境的健康第39-43页
  一、建立和健全互联网法制体系,依法管理第39页
  二、贯彻法治的三个切入点第39-43页
 第三节 提高言论质量,建立网络新闻评论的权威和公信第43-46页
  一、优化网络议题第43-44页
  二、建设高素质的网络评论队第44-45页
  三、发挥网络表达方式的特点,打造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样式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51页
发表论文第51-52页
作者声明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洛沙坦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女性膀胱流出道梗阻尿动力学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