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 并行生物计算集群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 第1-46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研究背景:并行生物计算集群的意义及构建策略 | 第7-12页 |
正文 | 第12-46页 |
第一部分 并行生物计算集群的构建 | 第12-40页 |
1 材料 | 第12-17页 |
2 方法 | 第17-30页 |
3 结果 | 第30-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并行生物计算集群的性能评价 | 第40-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2 结果 | 第41-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课题二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基因组聚类和功能注释及新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高通量虚拟筛选 | 第46-101页 |
中文摘要 | 第46-48页 |
英文摘要 | 第48-51页 |
正文 | 第51-101页 |
第一部分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基因组聚类和功能注释 | 第51-85页 |
1 材料 | 第52-55页 |
2 方法 | 第55-62页 |
3 结果 | 第62-83页 |
4 讨论 | 第83-85页 |
第二部分 肿瘤转移相关新基因的高通量虚拟筛选 | 第85-99页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5-8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87-94页 |
3 结果 | 第94-97页 |
4 讨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综述一 基因表达谱芯片的数据分析 | 第101-116页 |
综述二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分型和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 | 第116-123页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23-124页 |
附录二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附录 | 第128-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