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竞合犯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想象竞合犯定位论 | 第9-35页 |
第一节 想象竞合犯定位的理论之争 | 第10-14页 |
一、犯罪行为论 | 第10-11页 |
二、法律效果论 | 第11-12页 |
三、刑罚裁量论 | 第12-13页 |
四、犯罪行为论与法律效果论结合论 | 第13页 |
五、犯罪行为论与刑罚裁量论兼顾论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想象竞合犯定位问题评析 | 第14-35页 |
一、刑事责任论之提倡 | 第14-22页 |
二、竞合论之引入 | 第22-28页 |
三、想象竞合犯定位论诸观点概评 | 第28-35页 |
第二章 想象竞合犯前提论 | 第35-76页 |
第一节 一个行为 | 第35-57页 |
一、刑法中的行为理论 | 第36-42页 |
二、一个行为的判断 | 第42-55页 |
三、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二节 数个罪名 | 第57-76页 |
一、一罪与数罪的判断标准 | 第57-65页 |
二、同质想象竞合问题 | 第65-72页 |
三、罪名与构成要件的关系 | 第72-76页 |
第三章 想象竞合犯本体论 | 第76-107页 |
第一节 想象竞合犯的本质 | 第76-85页 |
一、单数理论 | 第78-80页 |
二、复数理论 | 第80-82页 |
三、想象竞合犯本质之新诠 | 第82-85页 |
第二节 想象竞合犯的概念 | 第85-97页 |
一、想象竞合犯概念的立法规定和学理界定概览 | 第85-88页 |
二、界定想象竞合犯概念的几个关键词 | 第88-97页 |
第三节 想象竞合犯的类型 | 第97-107页 |
一、罪过形式之间的想象竞合犯类型 | 第98-100页 |
二、犯罪完成形态之间的想象竞合犯类型 | 第100-102页 |
三、犯罪停止形态之间的想象竞合犯类型 | 第102-103页 |
四、实行犯与非实行犯之间的想象竞合犯类型 | 第103-104页 |
五、行为方式不同的想象竞合犯 | 第104-107页 |
第四章 想象竞合犯关系论 | 第107-163页 |
第一节 想象竞合犯与法规竞合 | 第107-124页 |
一、法规竞合的若干理论问题 | 第107-114页 |
二、法规竞合的新解读 | 第114-119页 |
三、想象竞合犯与法规竞合的区别 | 第119-124页 |
第二节 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 | 第124-138页 |
一、研究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关系所遇到的尴尬 | 第124-126页 |
二、牵连犯肯定说之肯定 | 第126-131页 |
三、牵连犯范围之确定 | 第131-135页 |
四、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的区别 | 第135-138页 |
第三节 想象竞合犯与结果加重犯 | 第138-152页 |
一、结果加重犯的本然、已然及其应然 | 第139-148页 |
二、想象竞合犯与结果加重犯的区别 | 第148-152页 |
第四节 想象竞合犯与共同犯罪 | 第152-163页 |
一、共同正犯与想象竞合犯 | 第154-157页 |
二、教唆犯与想象竞合犯 | 第157-162页 |
三、帮助犯与想象竞合犯 | 第162-163页 |
第五章 想象竞合犯适用论 | 第163-196页 |
第一节 想象竞合犯的的归责原则 | 第163-178页 |
一、想象竞合犯各种归责原则之概览 | 第164-170页 |
二、想象竞合犯各种归责原则之评析 | 第170-174页 |
三、想象竞合犯归责原则之确定 | 第174-178页 |
第二节 想象竞合犯的具体应用 | 第178-196页 |
一、想象竞合犯的立法运用 | 第178-185页 |
二、想象竞合犯的司法适用 | 第185-196页 |
结束语 | 第196-19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9-207页 |
读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207-208页 |
论文摘要 | 第208-213页 |
Abstract | 第213-220页 |
后记 | 第220-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