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7-33页 |
一、历代医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 第7-10页 |
二、现代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 第10-23页 |
三、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概况 | 第23-33页 |
实验研究 | 第33-44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三、统计方法 | 第38页 |
四、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讨论 | 第44-66页 |
一、马宝璋教授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学术思想 | 第44-46页 |
二、异位宁组方特点及机理探讨 | 第46-52页 |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四、大鼠异位(在位)子宫内膜形态学的观察 | 第54-56页 |
五、异位宁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56页 |
六、异位宁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血清IL-8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七、异位宁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血清MCP-1的影响 | 第57-60页 |
八、异位宁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组织TGF-β_1的影响 | 第60页 |
九、异位宁对子宫内膜在位大鼠组织E-cad的影响 | 第60-62页 |
十、异位宁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组织MMP-2、TIMP-2的影响 | 第62-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附图 | 第77-82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