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
|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3-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导言 | 第13-22页 |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9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第20-22页 |
| 第2章 我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 | 第22-34页 |
| ·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 ·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的原因解释 | 第23-24页 |
| ·我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过程 | 第24-34页 |
| 第3章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比较 | 第34-49页 |
| ·美国的粮食流通体制 | 第34-38页 |
| ·欧盟的粮食流通体制 | 第38-40页 |
| ·日本的粮食流通体制 | 第40-43页 |
| ·印度的粮食流通体制 | 第43-46页 |
|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模式的启示 | 第46-47页 |
|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 第47-49页 |
| 第4章 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 | 第49-69页 |
| ·市场结构理论 | 第49-50页 |
| ·粮食市场结构 | 第50-51页 |
| ·影响粮食价格的供求因素 | 第51-60页 |
|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第60-64页 |
|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 第64-67页 |
| ·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路 | 第67-69页 |
| 第5章 粮食流通的财政支持机制 | 第69-82页 |
| ·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69-72页 |
| ·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 第72-74页 |
|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74-82页 |
| 第6章 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 第82-99页 |
| ·我国专项储备粮规模的确定 | 第82-87页 |
| ·中央储备粮体系建设 | 第87-89页 |
| ·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 | 第89-95页 |
| ·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5-96页 |
|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的建议 | 第96-99页 |
| 第7章 粮食流通的金融支持 | 第99-116页 |
| ·农业发展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第99-105页 |
| ·粮食信贷资金管理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第105-110页 |
| ·粮食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战略 | 第110-111页 |
| ·粮食信贷的营销与管理方式的创新 | 第111-113页 |
| ·粮食信贷资金管理中的重大关系 | 第113-116页 |
| 第8章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 第116-137页 |
|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目标与路径分析 | 第116-120页 |
| ·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第120-127页 |
|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帐的形成与化解 | 第127-135页 |
| 案例: | 第135-137页 |
|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组建分析 | 第135-137页 |
| 第9章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 | 第137-150页 |
| ·粮食加工与粮食流通 | 第137-140页 |
| ·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140-144页 |
| ·国外粮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144-146页 |
| ·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 第146-147页 |
| ·发展粮食加工业的政策建议 | 第147-150页 |
| 结论 | 第150-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2-166页 |
| 致谢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