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两报内容中不同的诉求重点 | 第11-21页 |
第一节 主题建构的差异 | 第11-13页 |
一、《人民日报》上的主题建构 | 第11-12页 |
二、《中央日报》上的主题建构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对事件选择的差异 | 第13-21页 |
一、对原因分析的不同侧重点 | 第13-14页 |
二、相关事件处理的不同手法 | 第14-15页 |
三、消息来源的选择 | 第15-17页 |
四、舆论处理的同中求异 | 第17-21页 |
第二章 符号的运用 | 第21-33页 |
第一节 《中央日报》上图片所传达的意见 | 第21-25页 |
第二节 话语表达中的对立情绪 | 第25-33页 |
一、明确界定打击对象 | 第25-26页 |
二、修辞帮助定义对手的性质 | 第26-27页 |
三、叙事风格无形中表达对事件的态度性认知 | 第27-30页 |
四、隐喻与对比建构解读的情感基调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3-44页 |
第一节 政治因素导致新闻视角的错位 | 第33-37页 |
一、同为党报的不同生存状态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 第33-35页 |
二、政党具体的政治诉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深层次历史文化原因对传播者心理的影响 | 第37-44页 |
一、台湾历史上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 | 第37-39页 |
二、特殊历史产生的文化隔阂对传播者认知框架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三、认知框架决定的传者信息编码与受众预设对新闻真实的影响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