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考量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 | 第13-19页 |
·东部地区 | 第13-15页 |
·东部沿海对外开放政策 | 第13-15页 |
·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15页 |
·中部地区 | 第15-17页 |
·西部地区 | 第17-19页 |
·国家扶贫开发政策 | 第17页 |
·民族地区政策 | 第17-18页 |
·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18页 |
·西部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18-19页 |
第3章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合法性考量 | 第19-27页 |
·法律价值标准的考量 | 第19-22页 |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 第19-21页 |
·实质公平观 | 第21页 |
·发展观 | 第21-22页 |
·合法性分析 | 第22-27页 |
·东部地区 | 第22-24页 |
·中部地区 | 第24页 |
·西部地区 | 第24-27页 |
第4章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 第27-37页 |
·美国的区域经济政策 | 第27-29页 |
·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形式与特点 | 第27-28页 |
·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启示 | 第28-29页 |
·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 | 第29-31页 |
·德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形式与特点 | 第29-30页 |
·德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启示 | 第30-31页 |
·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 | 第31-33页 |
·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的形式与特点 | 第31-32页 |
·日本区域经济政策的启示 | 第32-33页 |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借鉴 | 第33-37页 |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共通之处 | 第33-35页 |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实践经验的借鉴 | 第35-37页 |
第5章 法律视域中的中国区域经济政策走向 | 第37-48页 |
·用法律来提升、规制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区域经济政策存在的必要性 | 第37页 |
·区域经济政策需要用法律来提升或规制 | 第37-38页 |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实践中的法律缺失 | 第38-40页 |
·区域立法的法律定位和功能作用不明确 | 第38-39页 |
·不平等竞争和低水平开发比较普遍 | 第39页 |
·环境破坏未能得到遏制 | 第39-40页 |
·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原则 | 第40-41页 |
·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与平衡原则 | 第40页 |
·法律先行原则 | 第40页 |
·强制性规范与意思自治性规范相结合原则 | 第40-41页 |
·地区自我发展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原则 | 第41页 |
·法律框架下的区域经济政策发展走向 | 第41-48页 |
·法律地位与责任的确立 | 第41-42页 |
·政府权力的限制 | 第42-43页 |
·保障政策的实施与贯彻 | 第43-45页 |
·利益的协调 | 第45-47页 |
·实施保护性的开发政策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