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第一章 大肠杆菌主动外输泵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1 大肠杆菌的药物外输作用 | 第11-12页 |
2 大肠埃希氏菌多种外输泵 | 第12-13页 |
3 大肠杆菌AcrAB-TolC 外输泵的表达调控 | 第13-15页 |
4 大肠杆菌AcrAB-TolC 外输泵的作用特点 | 第15页 |
5 大肠杆菌AcrAB-TolC 外输泵的结构特点 | 第15-17页 |
6 大肠杆菌AcrAB-TolC 外输泵引起不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 第17-22页 |
第二章 外输泵检测方法和抑制策略 | 第22-32页 |
1 外输泵检测方法 | 第22-29页 |
2 外输泵抑制策略 | 第29-32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32-75页 |
第一章 临床大肠杆菌分离鉴定、标准菌株体外诱导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 第32-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2 结果 | 第34-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二章 不同耐药水平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摄取实验 | 第40-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2 结果 | 第42-48页 |
3 讨论 | 第48页 |
4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临床分离和药物诱导多重耐药大肠杆菌株acrA 和acrB 基因测序及mRNA 水平的定量测定 | 第50-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60页 |
2 结果 | 第60-70页 |
3 讨论 | 第70-73页 |
4 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中文摘要 | 第84-86页 |
英文摘要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