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概述 | 第11-14页 | 
| ·江苏水资源的基本概况 | 第11-13页 | 
|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内涵 | 第13-14页 | 
| ·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14页 | 
|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内外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14-15页 | 
| ·国内外有关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研究 | 第15-18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其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8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 第20-25页 | 
| ·江苏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 第20-22页 | 
| ·江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节水型社会“三大载体”建设内容 | 第25-31页 | 
| ·节水型农业建设 | 第25-27页 | 
| ·因地制宜推广不同的节水模式 | 第25页 | 
| ·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 第25-26页 | 
| ·推行节水农艺技术 | 第26页 | 
| ·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优化种植业结构 | 第26页 | 
| ·建设灌溉计量工程,加强农业用水管理 | 第26-27页 | 
| ·节水型工业建设 | 第27-29页 | 
| ·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 第27页 | 
| ·按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节水工业园示范区 | 第27-28页 | 
| ·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工艺,建设节水技改示范工程 | 第28页 | 
| ·大力发展节水型产品 | 第28页 | 
| ·加强用水制度建设,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 | 第28-29页 | 
| ·节水型城市建设 | 第29-30页 | 
| ·加强公共用水管理 | 第29页 | 
| ·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 | 第29-30页 | 
| ·推广节水型器具 | 第30页 | 
| ·降低输配水损失 | 第30页 | 
| ·节水型社区建设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31-38页 | 
| ·工程措施 | 第31-32页 | 
| ·用于节省水资源的工程性措施 | 第31页 | 
| ·用于提供水源的工程性措施 | 第31-32页 | 
| ·市场措施 | 第32-33页 | 
| ·水权交换 | 第32-33页 | 
| ·水市场建立 | 第33页 | 
| ·行政措施 | 第33-35页 | 
| ·建立健全促进节水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34页 | 
| ·健全促进节水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 | 第34页 | 
|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 第34页 | 
| ·建立起全面高效的节水宣传体系 | 第34-35页 | 
| ·建立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核心的社会经济体系 | 第35页 | 
| ·制度措施 | 第35-36页 | 
| ·建立协调、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 第35页 | 
|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 第35-36页 | 
|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第36页 | 
| ·建立完善的节水管理制度 | 第36页 | 
| ·逐步建立投较为完善的投融资机制 | 第36-37页 | 
| ·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 第36-37页 | 
| ·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 | 第37页 | 
| ·通过市场运作进行投资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江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 | 第38-49页 | 
| ·高邮灌区用水制度的实践 | 第38-43页 | 
| ·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 ·用水制度的具体运行 | 第39-41页 | 
| ·制度运行分析及效益评价 | 第41-43页 | 
| ·张家港市骏马股份有限公司节水实践 | 第43-45页 | 
| ·基本情况 | 第43-44页 | 
| ·加强节水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 | 第44页 | 
| ·强化用水管理,规范用水行为 | 第44-45页 | 
| ·开展水平衡测试,建设节水型企业 | 第45页 | 
| ·提高节水意识,培育节水文化 | 第45页 | 
| ·苏州市城市的实践探索 | 第45-48页 | 
| ·基本情况 | 第45-46页 | 
| ·把城市节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 第46页 | 
| ·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将节约用水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 第46页 | 
| ·健全节水法规,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 第46页 | 
| ·重视科技作用,发展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 第46-47页 | 
| ·加强生活用水节水管理 | 第47页 | 
| ·建立城市节水基金,支持城市节水事业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江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必要的 | 第49页 | 
| ·江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可行的 | 第49页 | 
| ·江苏推进江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是有保障的 | 第49-50页 | 
| ·建议 | 第50-52页 | 
|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50页 | 
| ·加快节水型社会的载体建设 | 第50-51页 | 
| ·进一步完善节水型载体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