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性成果声明 | 第1-4页 |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1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煤自燃机理研究方面 | 第13-14页 |
| ·煤的分子结构研究 | 第14-15页 |
| ·煤自然倾向性鉴定 | 第15页 |
| ·煤自然发火期预测理论 | 第15-16页 |
| ·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 | 第16-18页 |
| ·矿井火灾综合防治研究 | 第18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 2 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21-36页 |
| ·研究煤分子的量子化学理论 | 第21-24页 |
| ·Schr?dinger 方程及近似 | 第21-23页 |
| ·分子轨道理论 | 第23-24页 |
| ·煤的自燃着火理论 | 第24-25页 |
| ·着火点的判断 | 第24-25页 |
| ·氧在散体煤中的运移与吸附理论 | 第25-28页 |
| ·散体煤颗粒对氧气的吸附 | 第25-28页 |
| ·煤氧化反应生成气体的红外光谱研究理论 | 第28-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4页 |
| ·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 3 煤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研究 | 第36-65页 |
| ·煤的化学结构模型 | 第36-40页 |
| ·煤分子结构的红外光谱研究 | 第40-49页 |
| ·红外光谱谱图 | 第40-47页 |
| ·煤样红外光谱图谱官能团归属 | 第47-49页 |
| ·基于氧化反应煤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建立 | 第49页 |
| ·基于氧化反应煤分子化学基本结构单元的量子化学计算 | 第49-63页 |
| ·计算方法 | 第50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62页 |
| ·前沿轨道能级与活性的关系研究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 4 煤样氧化自燃生成指标性气体研究 | 第65-79页 |
| ·煤样燃烧生成气体红外光谱研究 | 第65-67页 |
| ·煤样氧化自燃生成标志性气体的浓度与温度关系研究 | 第67-77页 |
| ·预报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68-71页 |
| ·CH_4 气体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 第71-73页 |
| ·CO 气体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 第73-75页 |
| ·C_2H_4 气体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 5 神东矿区煤层自然发火机理研究 | 第79-124页 |
| ·热重分析研究煤的氧化自燃过程 | 第79-81页 |
| ·煤氧化自燃过程中不同温度下化学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规律 | 第81-122页 |
| ·煤氧化自燃过程中的红外光谱图 | 第82-85页 |
| ·煤自燃氧化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变化规律分析 | 第85-122页 |
| ·结论 | 第122-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24页 |
| 6 神东矿区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分类新方法研究 | 第124-132页 |
| ·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 | 第124-125页 |
| ·煤样燃烧反应化学动力学研究 | 第125-128页 |
| ·神东矿区煤的自燃倾向性分类 | 第128-130页 |
| ·结论 | 第130-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32页 |
| 7 神东矿区采煤工作面自然发火期预测研究 | 第132-148页 |
| ·BP 神经网络及其算法 | 第133-137页 |
|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 最优化方法的BP 算法——LMBP | 第137-140页 |
| ·QuasiNewton 迭代 | 第140-141页 |
| ·煤炭自然发火期预测仿真系统主框架界面 | 第141-143页 |
| ·软件的操作方法 | 第143-146页 |
| ·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比较 | 第146-147页 |
| ·结论 | 第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48页 |
| 8 神东矿区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划分 | 第148-178页 |
| ·采空区浮煤自燃极限参数 | 第149-152页 |
| ·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划分及危险区域判定条件 | 第152-154页 |
| ·综采工作面“三带“划分 | 第154-173页 |
| ·采空区“三带”划分结果 | 第173-176页 |
| ·结论 | 第176-1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7-178页 |
| 9 神东矿区煤自燃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第178-191页 |
| ·煤层自然发火概况 | 第178页 |
| ·神东矿区煤层自然发火的综合防治技术 | 第178-179页 |
| ·阻化剂选择的实验研究 | 第179-186页 |
| ·加阻化剂热重实验研究 | 第179-185页 |
| ·加阻化剂热重实验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 第185-186页 |
| ·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喷洒阻化剂工艺研究 | 第186-190页 |
| ·结论 | 第1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0-19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91-195页 |
| 科研和论文发表情况 | 第195-197页 |
| 致 谢 | 第197-198页 |
| 附录 | 第198-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