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正文 | 第8-27页 |
肾阴虚证临床研究现状(文献回顾) | 第8-13页 |
1. 古今对“证”的认识 | 第8-9页 |
2. 肾阴虚证的中医诊断标准 | 第9页 |
3. 肾阴虚证的客观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临床研究 | 第13-16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3-15页 |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14页 |
·研究分组 | 第14页 |
·病例资料 | 第14-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标本采集 | 第15页 |
·检测试剂 | 第15页 |
·检测原理 | 第15页 |
·检测步骤 | 第15页 |
·所用仪器 | 第15页 |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19页 |
讨论 | 第19-27页 |
1. 中医对肾、肾阴和肾阴虚证的认识 | 第19-20页 |
2. 糖尿病肾病与中医肾阴虚的关系 | 第20-21页 |
3. 证的量化标准研究 | 第21-22页 |
4. 关于检测指标的选择 | 第22-24页 |
5. 糖尿病肾病肾阴虚证出现 ET-1水平改变的机理探讨 | 第24-25页 |
6. 本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5页 |
7. 肾阴虚证实质研究的展望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附录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