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对策论的拥塞控制方法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8页 |
| ·网络拥塞的产生原因 | 第11-14页 |
| ·拥塞控制的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 ·拥塞控制方法 | 第15-16页 |
|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相关工作 | 第18-42页 |
| ·端到端的拥塞控制算法 | 第18-25页 |
| ·TCP拥塞控制算法 | 第19-21页 |
| ·TCP协议的主要版本 | 第21-22页 |
| ·TCP拥塞控制的研究热点 | 第22-24页 |
| ·TCP友好的拥塞控制 | 第24-25页 |
| ·端到端的拥塞控制算法难以解决非响应数据流问题 | 第25页 |
| ·路由器端的拥塞控制算法 | 第25-36页 |
| ·队列调度规则 | 第26页 |
| ·队列管理策略 | 第26-27页 |
| ·主要的路由器端拥塞控制算法 | 第27-34页 |
| ·主要路由器端拥塞控制算法的表现 | 第34-36页 |
| ·基于对策论的拥塞控制研究 | 第36-41页 |
| ·优先级服务的静态定价策略 | 第36-37页 |
| ·基于对策论面向连接的分组通讯控制方法 | 第37-38页 |
| ·标记网络贪婪用户规则 | 第38页 |
| ·递减权重调度 | 第38-39页 |
| ·全网代价和管理 | 第39-40页 |
| ·对策论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应用 | 第40-41页 |
| ·一种基于对策论的拥塞控制方法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MPS的设计 | 第42-54页 |
| ·对策论基本思想 | 第42-43页 |
| ·GPS模型的不足 | 第43-44页 |
| ·针对GPS的改进 | 第44-46页 |
| ·MPS的计算方法 | 第46-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MPS的仿真 | 第54-74页 |
| ·MPS的实现 | 第54-60页 |
| ·对数反转调度 | 第54-55页 |
| ·速率反转调度 | 第55-56页 |
| ·幂次反转调度 | 第56页 |
| ·程序实现 | 第56-60页 |
| ·仿真 | 第60-73页 |
| ·全部CBR流下的仿真数据分析 | 第60-66页 |
| ·全部CBR流下主要路由器端算法的比较 | 第66-70页 |
| ·TCP流和CBR流共存的情况 | 第70-72页 |
| ·TCP流和响应流共存的情况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74-7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4页 |
| ·今后工作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