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特长角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的基因效应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油菜角果的重要性 | 第12-14页 |
·油菜长角果性状的育种研究 | 第14-15页 |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效应的遗传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世代均数法 | 第15-16页 |
·遗传方差分组法 | 第16页 |
·混合模型 | 第16页 |
·质量-数量性状及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 第16-17页 |
·数量性状基因效应研究方法在油菜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7页 |
·材料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0页 |
·遗传设计 | 第19-20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0页 |
·性状调查 | 第20页 |
·统计分析 | 第20-27页 |
·方差分析 | 第20页 |
·性状相关分析 | 第20页 |
·世代均数法估算基因效应及模型检验 | 第20-22页 |
·基因效应贡献率 | 第22页 |
·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22-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7页 |
·角果长度性状的方差分析 | 第27-28页 |
·角果长度性状的平均值比较 | 第28-29页 |
·F_2群体角果长度与每果粒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F_2群体角果长度的频率分布 | 第30-32页 |
·F_2代群体全果长频率分布 | 第30-31页 |
·F_2代群体果身长频率分布 | 第31-32页 |
·F_2代群体果喙长频率分布 | 第32页 |
·世代均数法的遗传模型检验及基因效应分析 | 第32-37页 |
·全果长的遗传模型检验及基因效应分析 | 第32-34页 |
·果身长的遗传模型检验及基因效应分析 | 第34-35页 |
·果喙长的遗传模型检验及基因效应分析 | 第35-37页 |
·各基因效应对总遗传变异的贡献 | 第37-40页 |
·全果长各基因效应对总遗传变异的贡献 | 第37-38页 |
·果身长各基因效应对总遗传变异的贡献 | 第38-39页 |
·果喙长各基因效应对总遗传变异的贡献 | 第39-40页 |
·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40-47页 |
·全果长的模型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40-42页 |
·果身长的模型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42-44页 |
·果喙长的模型分析与参数估计 | 第44-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全果长的遗传 | 第47-48页 |
·果身长的遗传 | 第48-49页 |
·果喙长的遗传 | 第49页 |
·角果长度性状与每果粒数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0-51页 |
5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图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