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第一节 西昆体特征—“不说破” | 第7-16页 |
一、“不说破”禅学表达方式在《西昆酬唱集》中的表现 | 第8-11页 |
二、“转语”“代语”—西昆体“不说破”特征在修辞上的表现 | 第11-13页 |
三、重“用”轻“体”—西昆体“不说破”特征在诗学思想上的表现 | 第13-16页 |
第二节 “绕路说禅”与西昆体“不说破”—西昆体特征形成原因探析之一 | 第16-25页 |
一、杨亿的习禅经历及与禅僧交往 | 第16-19页 |
二、杨亿对禅学经典的参悟与转述 | 第19-21页 |
三、佛经翻译对西昆体特征形成的影响 | 第21-23页 |
四、余论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博学而重文采的诗学主张与西昆体的曲折达意—西昆体特征形成原因探析之二 | 第25-34页 |
一、杨亿博学而重文采的诗学主张 | 第25-27页 |
二、名联佳句选集—杨亿诗学主张的具体实践 | 第27-34页 |
第四节 西昆体在宋诗发展流变中的影响和地位 | 第34-46页 |
一、宋有西昆而后有欧、梅 | 第35-40页 |
二、西昆体与王安石、苏轼 | 第40-43页 |
三、西昆体与黄庭坚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书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