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环境评价 | 第9-10页 |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水改造规划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国外SEA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SEA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水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 | 第17-24页 |
·SEA的基本内涵 | 第17-19页 |
·SEA概念的提出 | 第17-18页 |
·环境评价的层次性 | 第18-19页 |
·实施战略环境评价的意义 | 第19页 |
·SEA的研究内容与对象 | 第19-20页 |
·SEA的主要类型 | 第20-21页 |
·SEA采用的评价标准 | 第21页 |
·SEA的方法与程序 | 第21-24页 |
3 内蒙古河套地区自然概况及水环境现状 | 第24-3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4页 |
·灌区自然环境状况 | 第24-27页 |
·地貌 | 第24页 |
·水文地质 | 第24页 |
·气象气候 | 第24-26页 |
·土壤与植被 | 第26页 |
·灌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 第26-27页 |
·社会经济 | 第27页 |
·区域水资源现状 | 第27-32页 |
·地表水 | 第27-30页 |
·地下水 | 第30-32页 |
·水环境质量状况 | 第32-37页 |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32-34页 |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34-35页 |
·饮用水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35-36页 |
·项目区的主要水污染源 | 第36-37页 |
4 河套地区节水改造规划分析 | 第37-45页 |
·规划实施背景 | 第37页 |
·节水改造规划目标与任务 | 第37-39页 |
·指导思想 | 第38页 |
·规划总体目标 | 第38页 |
·节水改造规划的任务 | 第38-39页 |
·节水规划实施后的主要环境变化 | 第39-44页 |
·水利用系数 | 第39-40页 |
·农作物产量和种植结构 | 第40-41页 |
·灌溉制度 | 第41-42页 |
·灌区水盐均衡 | 第42-43页 |
·水资源利用变化 | 第43页 |
·节水改造规划后的主要环境变化汇总 | 第43-44页 |
·改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保护目标 | 第44-45页 |
5 节水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45-50页 |
·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识别 | 第45-46页 |
·对黄河水资源量的影响 | 第45页 |
·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 第45页 |
·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环境问题 | 第45-46页 |
·农田生产力提高引发的环境影响 | 第46页 |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46页 |
·农业高新技术的影响 | 第46页 |
·灌区水盐平衡的变化 | 第46页 |
·对乌梁素海的影响 | 第46页 |
·影响因子识别矩阵 | 第46-4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7-49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47-48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48页 |
·规划评价指标筛选 | 第48-49页 |
·改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 | 第49-50页 |
6 节水改造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50-77页 |
·地表水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50-51页 |
·对黄河引水量分配的影响分析 | 第50页 |
·对灌区地表水质量影响预测 | 第50-51页 |
·地下水影响预测评价 | 第51-53页 |
·地下水位的变化影响预测 | 第51页 |
·地下水资源量影响分析 | 第51-53页 |
·生活饮用水影响预测 | 第53-54页 |
·对人畜生活用水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对城市饮用水量的影响 | 第54页 |
·对农村人畜用水的影响 | 第54页 |
·农业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 第54-57页 |
·土地生产力和农业产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评价 | 第55-56页 |
·对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 | 第56-57页 |
·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 第57-64页 |
·影响分析的手段——遥感应用技术 | 第57-61页 |
·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结果 | 第61-64页 |
·土壤盐渍化影响预测评价 | 第64-67页 |
·水盐动态均衡预测与评价 | 第64页 |
·土壤盐渍化发展趋势预测 | 第64-67页 |
·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预测评价 | 第67-68页 |
·对湖泊数量与面积的影响 | 第67页 |
·湖泊消失的生态效应 | 第67-68页 |
·乌梁素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68-71页 |
·乌梁素海水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对湖水矿化度的影响 | 第69页 |
·乌梁素海水质污染物变化预测 | 第69-70页 |
·湖水富营养化程度预测 | 第70页 |
·对湿地生境的影响预测 | 第70-71页 |
·节水改造技术措施的评估 | 第71-73页 |
·节水灌溉技术的评价 | 第71-72页 |
·土壤环境人工调控技术的评价 | 第72-73页 |
·农业高新科学技术的环境影响 | 第73页 |
·农业节水改造政策的影响分析 | 第73页 |
·环境经济分析与评价 | 第73-77页 |
·对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效益分析 | 第73-74页 |
·对灌区农业生产效益分析 | 第74-75页 |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益 | 第75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75-77页 |
7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 第77-85页 |
·节水改造规划的总体措施和对策 | 第77-79页 |
·农业用水战略对策 | 第78页 |
·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途径 | 第78-79页 |
·规划区土壤盐渍化防治措施 | 第79页 |
·规划区生态林地建设措施 | 第79-80页 |
·防风固沙林带建设 | 第79-80页 |
·农田防护林建设 | 第80页 |
·沟渠防护林建设 | 第80页 |
·沙荒地盐碱地逐步造林 | 第80页 |
·规划区湖泊海子的保护措施 | 第80-81页 |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 第81-82页 |
·增磷、减氮,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 第81页 |
·提高土地质量,实行精耕细作 | 第81页 |
·关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 第81-82页 |
·乌梁素海环境保护对策 | 第82-85页 |
·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 第82-83页 |
·乌梁素海补充生态用水措施 | 第83-84页 |
·芦苇种植模式建议 | 第84页 |
·利用沉水植物资源 | 第84页 |
·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 第84-85页 |
8 公众参与和社会调查 | 第85-87页 |
·公众参与的目的 | 第85页 |
·公众参与调查的原则和方法 | 第85页 |
·公众参与调查人群构成的基本情况 | 第85-86页 |
·公众参与调查实况 | 第86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86-87页 |
9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93页 |
导师简介 | 第93-94页 |
成果目录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