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26页 |
一、学术史与论文的学术构想 | 第8-16页 |
二、关于殖民扩张问题研究的一点理论思考 | 第16-26页 |
1. 近代殖民扩张的必然性与萨摩亚争端 | 第16-20页 |
2. 近代殖民扩张中的双重外交 | 第20-21页 |
3. 殖民文化与萨摩亚 | 第21-26页 |
第一章 “动乱的天堂”:1879年之前 | 第26-58页 |
第一节 殖民者的到来(1830-1870) | 第26-34页 |
一、欧洲人“发现”萨摩亚 | 第26-27页 |
二、伦敦传教协会与英国殖民的开端 | 第27-30页 |
三、汉堡戈德弗罗伊公司与德国利益的产生 | 第30-31页 |
四、捕鲸者、海军与美国利益的产生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各国殖民利益具体化与政府行为力的扩张(1871-1876) | 第34-43页 |
一、英属新西兰殖民地与萨摩亚 | 第35-37页 |
二、美国在萨摩亚战略利益的明确化 | 第37-41页 |
三、帝国利益的形成:萨摩亚面对新德国 | 第41-43页 |
第三节 碰撞与竞约(1876-1879) | 第43-51页 |
一、王位、土地和领事:动乱之源 | 第43-47页 |
二、竞相订约 | 第47-51页 |
第四节 《1879年自治市公约》:白人优越地位的确立 | 第51-58页 |
一、列强合作思想的出现 | 第52-53页 |
二、《1879年阿皮亚自治市公约》 | 第53-54页 |
三、国中之国:白人优势地位的确立 | 第54-56页 |
小结:最后的净土--新老殖民势力在萨摩亚相遇 | 第56-58页 |
第二章 虚假的“自治”与殖民协调:1880-1884年 | 第58-77页 |
第一节 尴尬的“自治”:萨摩亚政府的生存危机 | 第58-62页 |
一、塔拉沃乌政府与白人辅政的尝试 | 第58-59页 |
二、“莱卡瓦纳和平”:“自治”的最后时光 | 第59-62页 |
第二节 大国间的殖民协调 | 第62-67页 |
一、各国的政策立场 | 第62-65页 |
二、大国的外交协调与领事合作 | 第65-67页 |
第三节 新西兰的吞并叫嚣与德国的反应 | 第67-71页 |
一、新西兰的吞并图谋 | 第67-68页 |
二、德国态度的转变 | 第68-71页 |
第四节 《德国-萨摩亚协定》与和平“自治”的终结 | 第71-77页 |
一、《德国-萨摩亚协定》:“自治”的终结 | 第71-73页 |
二、“莱卡瓦纳和平”的结束 | 第73-75页 |
小结:自治的结束与殖民地时代的到来 | 第75-77页 |
第三章 帝国激情的碰撞:1884-1889年 | 第77-110页 |
第一节 俾斯麦与萨摩亚 | 第77-85页 |
一、俾斯麦转变殖民态度 | 第77-82页 |
二、俾斯麦的萨摩亚政策 | 第82-85页 |
第二节 贝亚德和萨摩亚 | 第85-89页 |
一、贝亚德接手萨摩亚事务和他的基本政策立场 | 第85-87页 |
二、贝亚德与萨摩亚(华盛顿会议之前) | 第87-89页 |
第三节 英德秘密谈判与华盛顿会议 | 第89-93页 |
一、英德秘密谈判 | 第89-91页 |
二、1887年华盛顿会议 | 第91-93页 |
第四节 大动乱 | 第93-98页 |
一、布兰岱斯、贝克尔与塔马塞斯政府 | 第93-95页 |
二、美国:单独的对抗 | 第95-96页 |
三、玛塔阿法的反抗 | 第96-98页 |
第五节 台风:阻止了战争? | 第98-110页 |
一、战争危机 | 第98-100页 |
二、台风 | 第100-105页 |
三、柏林会议 | 第105-106页 |
小结:“大陆政策”、“门罗主义”与萨摩亚问题 | 第106-110页 |
第四章 貌合神离的“共管”合作:1890-1898年 | 第110-131页 |
第一节 《柏林总协定》与“共管”体制的建立 | 第110-114页 |
一、《柏林总协定》 | 第110-112页 |
二、“共管”体制的建立 | 第112-114页 |
第二节 “共管”体制的运作与评价 | 第114-119页 |
一、“共管”体制的主要成就 | 第114-116页 |
二、“共管”体制的主要缺陷 | 第116-119页 |
第三节 调整中的大国政策 | 第119-131页 |
一、德国与早期“世界政策” | 第119-122页 |
二、“大政策”:美国走出美洲 | 第122-126页 |
三、难以为继的“均势”:“光辉孤立”的困境 | 第126-129页 |
小结:萨摩亚与变化中的大国关系 | 第129-131页 |
第五章 必然的决裂:1898-1900年 | 第131-150页 |
第一节 萨摩亚内战与联合特使团 | 第131-137页 |
一、王位争夺与萨摩亚内战的爆发 | 第131-134页 |
二、三国特使团的工作 | 第134-137页 |
第二节 英德谈判 | 第137-145页 |
一、瓜分建议的提出 | 第137-140页 |
二、1899年英德谈判 | 第140-145页 |
第三节 萨摩亚的瓜分 | 第145-150页 |
一、三国索赔仲裁协定的签订 | 第145-146页 |
二、最后瓜分条约的签订 | 第146-147页 |
三、瓜分之后 | 第147-148页 |
小结:“麻烦”的终结 | 第148-150页 |
结语 | 第150-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2页 |
附录 | 第162-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