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瘤拟杆菌早期鉴别诊断—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第一章 引言 | 第1-15页 |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1-12页 |
·节瘤拟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分离鉴定 | 第12页 |
·血清学方法 | 第12-13页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5-20页 |
·材料 | 第15-16页 |
·菌株及环境菌群 | 第15页 |
·血样 | 第15页 |
·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方法 | 第16-20页 |
·引物设计 | 第16页 |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16-17页 |
·PCR检测体系建立 | 第17-18页 |
·引物特异性试验 | 第18页 |
·临床病样检测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 | 第20-28页 |
·模板制备方法 | 第20页 |
·PCR反应体系建立 | 第20页 |
·适宜退火温度选定 | 第20页 |
·适宜的PCR反应体系及循环参数 | 第20页 |
·灵敏度 | 第20页 |
·引物特异性 | 第20-21页 |
·临床病样检测 | 第21-25页 |
·第一次采样的综合检测结果 | 第21-22页 |
·临床病样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 第22-23页 |
·第二次临床病样及环境样品的PCR检测结果 | 第23-24页 |
·病样PCR反应的可重复性 | 第24页 |
·临床病样直接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 | 第24-25页 |
·PCR产物电泳图 | 第25-28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28-33页 |
·讨论 | 第28-32页 |
·PCR试验应分区 | 第28页 |
·模板制备方法 | 第28页 |
·PCR灵敏度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引物特异性实验 | 第29页 |
·PCR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临床病样检测 | 第30-31页 |
·血样的PCR及琼脂扩散试验 | 第31页 |
·PCR检测方法与血清学方法对比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附录 | 第37-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