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7页 |
| 1 葡萄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和地位 | 第10页 |
| 2 世界葡萄种质及分布 | 第10页 |
| 3 中国葡萄栽培历史及其现状 | 第10-11页 |
| 4 葡萄综合利用 | 第11页 |
| 5 葡萄育种进程 | 第11-12页 |
| ·杂交育种 | 第11页 |
| ·胚培养技术 | 第11-12页 |
| ·多倍体育种 | 第12页 |
| ·芽变育种 | 第12页 |
| ·转基因育种 | 第12页 |
| 6 葡萄组织培养概述 | 第12-15页 |
| ·组织培养的概念 | 第12-13页 |
| ·葡萄组织培养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 ·葡萄组织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 ·组织培养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中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 7 葡萄离体再生途径的建立 | 第15-23页 |
| ·再生体系概念及葡萄再生概述 | 第15页 |
| ·葡萄再生体系研究简述 | 第15-23页 |
| ·胚状体再生系统 | 第15-17页 |
| ·直接分化再生系统 | 第17-20页 |
| ·愈伤组织再生系统 | 第20页 |
| ·原生质体再生系统 | 第20-22页 |
| ·生殖细胞受体系统 | 第22-23页 |
| 8 葡萄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 第23页 |
| 9 植物不定芽细胞学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 10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葡萄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 第27-4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2 方法 | 第27-30页 |
|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 第27-28页 |
| ·不定芽的再生诱导 | 第28-29页 |
| ·再生培养基筛选 | 第28页 |
| ·试管苗再生材料的选择 | 第28页 |
| ·葡萄叶、叶柄、茎和根的再生 | 第28页 |
| ·不定芽生成形态观察 | 第28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筛选 | 第28-29页 |
| ·激素对‘红地球’叶片不定芽的诱导 | 第28页 |
| ·BA 不同浓度对8 个葡萄品种直接产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28页 |
| ·不同6-BA 浓度对红地球茎尖不定芽的诱导 | 第28-29页 |
| ·相同激素浓度对8 个品种茎尖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9页 |
| ·培养条件对不定芽生成的影响 | 第29页 |
| ·继代时间 | 第29页 |
| ·继代材料不同光周期生长对再生的影响 | 第29页 |
| ·接种方式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29页 |
| ·暗培养时间 | 第29页 |
| ·AgNO_3 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9页 |
| ·不定芽生根的诱导 | 第29页 |
| ·结果统计方法 | 第29-30页 |
| 3 技术路线 | 第3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 ·无菌试管苗的获得 | 第30-31页 |
| ·再生不定芽诱导 | 第31-39页 |
| ·不同培养基对不定芽生成的影响 | 第31页 |
| ·葡萄试管苗不同器官材料的再生 | 第31-33页 |
| ·葡萄叶片、叶柄、茎段和根的再生 | 第31-32页 |
| ·不定芽生成的形态学观察 | 第32-33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其浓度对再生的影响 | 第33-36页 |
| ·碳源及激素的初步筛选 | 第33页 |
| ·碳源、6-BA 及IBA 对红地球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碳源、6-BA 及 NAA 对红地球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4页 |
| ·碳源、6-BA 及2,4-D 对葡萄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4-35页 |
| ·BA 不同浓度下8 个品种叶片不定芽的诱导 | 第35页 |
| ·分裂素对茎尖不定芽生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相同激素浓度下8 个葡萄品种试管苗茎尖再生 | 第36页 |
| ·培养条件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36-39页 |
| ·材料继代时间对不定芽生成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继代材料生长光周期对再生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叶片放置方式对再生的影响 | 第38页 |
| ·暗培养时间 | 第38-39页 |
| ·AgNO_3 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39页 |
| ·不定芽的生根诱导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葡萄不定芽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 第40-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 ·材料 | 第40页 |
| ·方法 | 第40页 |
| ·药品配制 | 第40页 |
| ·取样及固定 | 第40页 |
| ·脱水 | 第40页 |
| ·透明 | 第40页 |
| ·浸蜡与包埋 | 第40页 |
| ·切片、染色和封藏 | 第40页 |
| ·结果统计 | 第40页 |
| 2 观察结果 | 第40-42页 |
| ·茎尖细胞组织观察 | 第41页 |
| ·夏芽细胞组织观察 | 第41页 |
| ·叶片不定芽细胞观察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2-46页 |
| 1 讨论 | 第42-44页 |
| ·基本培养基对离体叶片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42页 |
| ·不同器官材料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植物激素对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第43页 |
| ·培养条件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43页 |
| ·葡萄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细胞起源 | 第43-44页 |
| 2. 结论 | 第44-46页 |
| ·培养基及材料和培养条件 | 第44页 |
| ·再生再生器官材料 | 第44页 |
| ·再生激素配比 | 第44-45页 |
| ·不定芽发生细胞起源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图版说明 | 第52-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 导师简介 | 第56-57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