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6页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4页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第9-10页
     ·劳动力转移研究综述第10-13页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综述第13-14页
   ·研究的思路、目的和基本方法第14页
     ·研究的思路、目的第14页
     ·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4页
   ·创新之处及有待改进的地方第14-16页
     ·创新之处第14-15页
     ·有待改进的地方第15-16页
第二章 我国剩余劳动力的特征及转移存在的问题第16-24页
   ·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和数量测算第16-18页
     ·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第16-17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第17-18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征第18-21页
     ·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第18-20页
     ·法律意识单薄,思想素质不高第20-21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转移不足第21-22页
     ·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第22页
     ·转移的产业层次低第22-23页
     ·转移的巩固率低第23-24页
第三章 我国劳动力转移效益、阻碍因素及主要阻碍因素分析第24-33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分析第24-26页
     ·宏观经济效益第24-25页
     ·微观经济效益第25-26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碍因素分析第26-29页
     ·土地制度第26-27页
     ·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第27-28页
     ·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第28-29页
       ·就业信息供给制度第29页
   ·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是阻碍转移的主要因素第29-33页
     ·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制约着转移第30-31页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导致接受、处理信息能力弱阻碍着转移第31页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就业渠道窄阻碍着劳动力转移第31-32页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导致的适应能力差阻碍劳动力的转移第32-33页
第四章 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分析第33-49页
   ·人力资本概念、形成和特征第33-36页
     ·人力资本概念第33-34页
     ·人力资本的形成第34页
     ·人力资本的特征第34-36页
   ·引进了人力资本因素的托达罗模型第36-40页
     ·托达罗模型的含义及其对劳动力转移的意义第36-37页
     ·引进了人力资本因素的托达罗模型第37-40页
   ·人力资本投资在劳动力转移中的效应分析第40-43页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持续性第40-41页
     ·健康投资是劳动力转移的保障第41页
     ·示范效应和回流效应第41-42页
     ·信息获取效应第42-43页
     ·心理适应效应第43页
   ·劳动力转移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分析第43-46页
     ·人力资本与劳动者收入相关性分析第43-45页
     ·最佳人力资本投资量的确定第45-46页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估算第46-49页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粗略估算模型——内含报酬率法第46-47页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收入函数法测算第47-49页
第五章 劳动力转移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第49-53页
   ·不确定性和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类型第49-50页
     ·不确定性和风险产生的原因第49页
     ·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类型第49-50页
   ·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识别和规避第50-53页
     ·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识别第50-51页
     ·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规避第51-53页
第六章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第53-59页
   ·增加对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投入第53-55页
     ·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变教育方式第53-54页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第54-55页
     ·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健康投资第55页
   ·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第55-57页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服务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制度第57-59页
第七章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64页
个人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SR卵巢HO/胆红素系统的研究及补肾调经方对其影响
下一篇:农业电力GIS系统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