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述 | 第12-14页 |
1.3 锂离子电池的化学原理 | 第14-15页 |
1.4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 第15-21页 |
1.4.1 负极材料 | 第15-17页 |
1.4.2 正极材料 | 第17-21页 |
1.5 磷酸铁锂的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1.5.1 LiFePO_4充放电机理 | 第22-23页 |
1.5.2 LiFePO_4的结构 | 第23-25页 |
1.5.3 LiFePO_4制备方法 | 第25-27页 |
1.5.4 LiFePO_4电化学性能及其改进 | 第27-29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9-31页 |
第二章 LiFePO_4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第31-47页 |
2.1 前言 | 第31页 |
2.2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及设备 | 第31-33页 |
2.2.1 化学试剂 | 第31-32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32-33页 |
2.3 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结构表征方法 | 第33-35页 |
2.3.1 材料合成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2.3.2 材料的分析与检测 | 第34-35页 |
2.4 模拟电池的组装与性能测试 | 第35页 |
2.4.1 实验电池的组装 | 第35页 |
2.4.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5页 |
2.4.3 循环伏安测试(CV) | 第35页 |
2.5 固相反应制备LiFePO_4 | 第35-42页 |
2.5.1 热合成机理研究 | 第35-39页 |
2.5.2 LiFePO_4的合成 | 第39-42页 |
2.6 合成条件对LiFePO_4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2.6.1 正交试验 | 第42页 |
2.6.2 数据分析 | 第42-4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LiFePO_4掺锰化合物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47-65页 |
3.1 前言 | 第47页 |
3.2 锰掺杂量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52页 |
3.2.1 样品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47-48页 |
3.2.2 电化学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3.3 温度对合成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7页 |
3.3.1 试验安排 | 第52-53页 |
3.3.2 电化学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3.3.3 样品结构分析 | 第55-57页 |
3.4 合成时间对产物性能影响 | 第57-61页 |
3.4.1 样品结构分析 | 第57-59页 |
3.4.2 电化学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3.5 LiFe_(0.8)Mn_(0.2)PO_4大倍率充放电电化学性能 | 第61-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嵌锂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65-74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交流阻抗法 | 第65-66页 |
4.3 磷酸铁锂正极表面物理化学过程 | 第66-67页 |
4.4 等效电路 | 第67页 |
4.5 由交流阻抗谱计算电极动力学参数 | 第67-70页 |
4.5.1 复数平面图法求电极参数 | 第68-70页 |
4.5.2 频谱法求电极参数 | 第70页 |
4.5.3 Warburg阻抗系数σ与扩散系数D关系 | 第70页 |
4.6 实验部分 | 第70-74页 |
4.6.1 活性物质的来源 | 第70页 |
4.6.2 电极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70-71页 |
4.6.3 电化学交流阻抗实验 | 第71页 |
4.6.4 实验结果及扩散系数计算 | 第71-74页 |
第五章 论文小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