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3 堆石料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及亚塑性本构理论 | 第21-2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2章 堆石料的工程特性及本构模型 | 第26-40页 |
2.1 堆石料的工程特性 | 第26-29页 |
2.2 土体本构分析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2.3 堆石料的常规本构模型 | 第31-38页 |
2.4 堆石料的亚塑性本构模型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亚塑性本构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40-54页 |
3.1 亚塑性理论的数学力学基础 | 第40-44页 |
3.2 亚塑性本构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44-46页 |
3.3 亚塑性本构模型的一般力学特性 | 第46-49页 |
3.4 Wu-Bauer亚塑性本构模型 | 第49-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堆石料的亚塑性本构建模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 第54-80页 |
4.1 概述 | 第54页 |
4.2 散粒体材料的孔隙比变化规律 | 第54-56页 |
4.3 堆石料的亚塑性本构建模 | 第56-60页 |
4.4 堆石料Gudehus-Bauer模型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60-64页 |
4.5 基于Gudehus-Bauer模型的静止土压力系数K_0的推导 | 第64-65页 |
4.6 改进的堆石料Gudehus-Bauer模型参数确定的复合识别法 | 第65-73页 |
4.7 基本土工试验数值模拟 | 第73-7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亚塑性本构模型有限元法计算程序的研制 | 第80-86页 |
5.1 塑性率型进化方程的数值积分格式 | 第80-82页 |
5.2 亚塑性率型本构方程进化算法的改进 | 第82-84页 |
5.3 程序开发 | 第84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84-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面板堆石坝的有限元法数值分析 | 第86-103页 |
6.1 面板堆石坝其他结构的本构模型 | 第86-91页 |
6.2 单元的数学力学分析和方程求解 | 第91-95页 |
6.3 面板堆石坝的亚塑性有限元法数值分析 | 第95-10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7章 亚塑性理论在面板堆石坝中的进一步应用研究 | 第103-113页 |
7.1 堆石料的流变性及其常规研究方法 | 第103-105页 |
7.2 堆石料流变性的粘性-亚塑性建模研究 | 第105-110页 |
7.3 基于亚塑性理论的接触面模型初步研究 | 第110-11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8.2 展望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3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4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