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牡蛎简介 | 第9-10页 |
·食用价值 | 第9页 |
·药用价值 | 第9-10页 |
·牡蛎的开发利用情况 | 第10-12页 |
·牡蛎的养殖情况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蛋白质的开发和活性肽的研究 | 第12-16页 |
·蛋白质的开发 | 第12页 |
·活性肽的研究 | 第12-16页 |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第16-17页 |
·纳滤浓缩 | 第16页 |
·肽和氨基酸的分离 | 第16-17页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7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牡蛎生物活性肽的酶法制备 | 第19-30页 |
·前言 | 第19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实验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牡蛎蛋白酶解工艺过程 | 第20页 |
·水解度的测定 | 第20-21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糖原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第22页 |
·蛋白酶酶活的测定 | 第22页 |
·蛋白质溶出率的计算 | 第22-23页 |
·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23页 |
·Sephadex G-15 凝胶过滤色谱分析 | 第23页 |
·HPLC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牡蛎肉的一般营养成分 | 第23-24页 |
·不同蛋白酶对牡蛎蛋白的水解特性 | 第24-25页 |
·牡蛎肉酶解产物和原料的氨基酸组成 | 第25-26页 |
·不同酶解条件作用后的酶解产物经凝胶色谱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 | 第26-28页 |
·HPLC 测定牡蛎酸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28-29页 |
·主要结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3页 |
·主要材料 | 第30-31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1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31-33页 |
·实验操作原理及方法 | 第33-35页 |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纳滤基本过程及考察指标 | 第34页 |
·纳滤工艺流程 | 第34页 |
·纳滤膜两侧的压力 | 第34-35页 |
·温度、压力、操作时间对膜分离的影响 | 第35页 |
·纳滤浓缩操作 | 第35页 |
·恒容脱盐操作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操作压力对膜分离的影响 | 第35-36页 |
·操作温度对膜分离的影响 | 第36页 |
·操作时间对膜分离的影响 | 第36页 |
·膜分离浓缩 | 第36-37页 |
·膜分离前后酶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 | 第37-38页 |
·膜分离前后酶解产物的组成 | 第38页 |
·膜分离前后酶解产物功能性质的变化 | 第38-39页 |
·膜分离前后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工艺扩大化实验 | 第41-48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设备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牡蛎蛋白酶解工艺过程 | 第41-42页 |
·水解度的测定 | 第42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糖原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第42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蛋白质溶出率的计算 | 第42页 |
·灰分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无机质的测定 | 第42页 |
·HPLC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42-43页 |
·喷雾干燥法制备牡蛎肽粉末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原料成分分析 | 第43页 |
·酶法水解工艺过程 | 第43-44页 |
·膜分离 | 第44-45页 |
·纳滤膜分离前后酶解液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 | 第45-46页 |
·喷雾干燥制备产品 | 第46页 |
·产品分析 | 第46-47页 |
·工艺过程得率情况 | 第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牡蛎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性质研究 | 第48-56页 |
·前言 | 第48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8-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实验设备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清除·OH 活性的测定 | 第49页 |
·清除O_2.-活性的测定 | 第49页 |
·清除DPPH·活性的测定 | 第49页 |
·ACE 抑制活性的测定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9-50页 |
·对PR 自动氧化的抑制作用 | 第50-51页 |
·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测定 | 第51-52页 |
·牡蛎肉酶解产物的ACE 抑制活性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牡蛎生物活性肽降胆固醇的动物实验 | 第56-61页 |
·前言 | 第56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56-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实验设备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动物分组、给药剂量与方式 | 第57页 |
·血清脂质的测定 | 第57-58页 |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