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符号及缩略语等的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3页 |
1 棉铃虫抗药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棉铃虫抗药性的发生发展概况 | 第15-20页 |
·棉铃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第16-17页 |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第17-19页 |
·棉铃虫对Bt生物农药、转Bt基因作物的抗药性 | 第19-20页 |
·棉铃虫抗药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20-24页 |
·棉铃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20-21页 |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21-23页 |
·棉铃虫对Bt-d内毒素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23-24页 |
2 杀虫剂代谢抗性与靶标抗性的分子机理 | 第24-35页 |
·代谢抗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与昆虫抗性相关的P450基因 | 第24-25页 |
·与昆虫抗性相关的酯酶基因 | 第25-26页 |
·与昆虫抗性相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基因 | 第26-27页 |
·昆虫靶标抗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27-35页 |
·乙酰胆碱酯酶及其敏感性下降与昆虫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 | 第27-32页 |
·乙酰胆碱酯酶的高级结构 | 第27-30页 |
·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与昆虫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 | 第30-31页 |
·昆虫体内两个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存在 | 第31-32页 |
·神经轴突钠离子通道突变与昆虫对菊酯类杀虫剂的击倒抗性 | 第32-33页 |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突变与昆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 第33-35页 |
3 杀虫剂混剂在抗药性治理中的作用 | 第35-43页 |
·农药混剂的发展过程 | 第35-38页 |
·我国农药混剂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38页 |
·农药混剂延缓抗性的原理 | 第38-39页 |
·用于延缓抗性的混剂在研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用于延缓抗性的混剂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页 |
·用于延缓抗性的混剂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对混剂开发的建议 | 第41-43页 |
第二章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混剂的抗性演化及交互抗性研究 | 第43-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供试昆虫 | 第44页 |
·供试药剂 | 第44-45页 |
·棉铃虫对杀虫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 第45页 |
·棉铃虫抗性品系的选育方法 | 第45页 |
·交互抗性测定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棉铃虫抗药性选育 | 第46页 |
·棉铃虫YS-FP和YS-FM品系对相应混剂及其单剂的抗药性发展动态 | 第46-47页 |
·混剂筛选过程中氰戊菊酯和有机磷之间共毒系数的变化 | 第47页 |
·交互抗性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6页 |
第三章 结构活性关系与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抗性机理 | 第56-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供试昆虫 | 第57页 |
·供试药剂和增效剂 | 第57-58页 |
·生物测定 | 第58页 |
·增效剂增效测定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棉铃虫YS-FP和YS-FM抗性品系对不同结构拟除虫菊酯的抗性 | 第58-59页 |
·PBO和DEF的增效结果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4页 |
第四章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混剂抗性的生化机制 | 第64-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供试昆虫 | 第66页 |
·供试药剂、生化试剂 | 第66页 |
·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 | 第66-68页 |
·酶液准备: | 第66-67页 |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67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 第67-68页 |
·酯酶活性测定 | 第68页 |
·乙酰胆碱酯酶测定 | 第68-69页 |
·酶液准备: | 第69页 |
·抑制中浓度(I_(50))测定 | 第69页 |
·K_m和V_(max)测定 | 第69页 |
·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6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棉铃虫6龄幼虫中肠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活性 | 第69-70页 |
·棉铃虫3龄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活性 | 第70-71页 |
·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 | 第71页 |
3 讨论 | 第71-77页 |
第五章 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77-9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8-85页 |
·供试昆虫 | 第7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8-79页 |
·总RNA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79-80页 |
·棉铃虫幼虫头部总RNA提取 | 第79页 |
·琼脂糖凝胶检测总RNA | 第79-80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80页 |
·PCR扩增反应 | 第80-81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80页 |
·PCR扩增 | 第80-81页 |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 第81-82页 |
·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和转化 | 第82-84页 |
·连接反应: | 第82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82-83页 |
·转化反应和细菌培养: | 第83-84页 |
·外源目标片段的检测 | 第84-85页 |
·PCR反应检测 | 第84页 |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 | 第84-85页 |
·测序及同源性比较 | 第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87页 |
·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cDNA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85-86页 |
·同源性比较 | 第86页 |
·棉铃虫抗、感品系AChE氨基酸序列的比较 | 第86-87页 |
3 讨论 | 第87-92页 |
全文总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12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