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屯地区义县组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耦合关系
独创性声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案 | 第13-14页 |
·方法、手段 | 第14页 |
·本项研究的创新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35页 |
·区域构造地质特征 | 第16-21页 |
·NW 向断裂构造 | 第17-19页 |
·NE 向断裂构造 | 第19-20页 |
·NEE 向断裂构造 | 第20-21页 |
·区域地层产出状况 | 第21-33页 |
·侏罗系地层 | 第21-22页 |
·白垩纪岩石地层 | 第2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义县组火山活动特征 | 第35-52页 |
·火山岩类型 | 第35-38页 |
·火山熔岩类 | 第35-36页 |
·火山碎屑岩类 | 第36-37页 |
·玄武玢岩类 | 第37-38页 |
·火山岩相 | 第38-40页 |
·爆发相 | 第38页 |
·喷溢相 | 第38-39页 |
·火山通道相 | 第39-40页 |
·次火山岩相 | 第40页 |
·爆发—沉积相 | 第40页 |
·火山活动期次的划分 | 第40-47页 |
·义县组早期火山活动 | 第40-44页 |
·义县组中期火山活动 | 第44-46页 |
·义县组晚期火山活动 | 第46-47页 |
·义县组火山-沉积岩的主量元素特征 | 第47-52页 |
·义县组火山活动早期火山-沉积岩主量元素特征 | 第47-49页 |
·义县组火山活动中期火山-沉积岩主量元素特征 | 第49-52页 |
第四章 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出特征 | 第52-67页 |
·热河生物群的化石组合 | 第52-56页 |
·植物 | 第52页 |
·孢粉 | 第52-53页 |
·木化石 | 第53页 |
·腹足类 | 第53页 |
·双壳类 | 第53页 |
·叶肢介 | 第53-54页 |
·介形类 | 第54页 |
·昆虫 | 第54页 |
·鱼类 | 第54-55页 |
·爬行类 | 第55页 |
·鸟类 | 第55页 |
·哺乳类 | 第55-56页 |
·化石产出层位及其地质特征 | 第56-61页 |
·义县组一段的含鹦鹉嘴龙化石层 | 第56-58页 |
·义县组二段珍稀化石层 | 第58-61页 |
·化石埋藏状况与生物灾难事件 | 第61-67页 |
·粗碎屑相 | 第61-62页 |
·中碎屑相 | 第62-63页 |
·细碎屑相 | 第63-67页 |
第五章 义县组化石层内的火山活动记录 | 第67-85页 |
·熔岩流——湖相枕状熔岩 | 第67-68页 |
·火山碎屑、火山灰 | 第68-70页 |
·火山地震 | 第70-71页 |
·火山气体 | 第71-72页 |
·义县组化石层中火山物质的来源分析 | 第72-82页 |
·义县组一段化石层和火山岩类稀土元素特征 | 第72-74页 |
·义县组二段化石层与火山岩类稀土元素特征 | 第74-82页 |
·义县组化石层和相关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 第82-85页 |
·义县组一段 | 第82-83页 |
·义县组二段 | 第83-85页 |
第六章 地球化学异常与古生态环境变化 | 第85-119页 |
·氧化-还原环境 | 第85-90页 |
·SYP1 剖面 | 第86-87页 |
·SYP2 剖面 | 第87页 |
·SYP4 剖面 | 第87页 |
·SYP9 剖面 | 第87-89页 |
·稀土元素反应出的氧化还原状况 | 第89-90页 |
·湖盆盐度和水位 | 第90-94页 |
·SYP1 剖面 | 第91-92页 |
·SYP2 剖面 | 第92页 |
·SYP4 剖面 | 第92-93页 |
·SYP9 剖面 | 第93-94页 |
·火山喷气作用 | 第94-96页 |
·利用包裹体分析推算出的火山气体的变化 | 第94-95页 |
·利用岩性和主量元素分析推测的火山气体的变化 | 第95-96页 |
·化石层的特征环境元素异常 | 第96-106页 |
·特征环境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 第98-100页 |
·主要剖面的特征环境元素异常 | 第100-103页 |
·不同剖面的有害元素组合异常对比 | 第103-106页 |
·化石自身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异常 | 第106-117页 |
·化石的类型、产地及样品测试 | 第107-109页 |
·化石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 第109-116页 |
·化石与化石层的对比 | 第116-117页 |
·对古生态环境突变研究方面的思考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时空演化 | 第119-130页 |
·火山碎屑流与义县组一段鹦鹉嘴龙灾难事件 | 第119-120页 |
·火山熔岩流与义县组二段水生生物灾难事件 | 第120-121页 |
·火山喷气作用与鸟类和陆地脊椎动物灾难事件 | 第121-124页 |
·现代火山气体特征 | 第121-122页 |
·鸟类和爬行类等陆地脊椎动物灾难事件 | 第122-124页 |
·火山活动与生物灾难事件的时、空演化模式 | 第124-130页 |
·盆地雏形的产生和早期的热河生物群 | 第124-125页 |
·第一次火山活动和生物灾难事件 | 第125页 |
·火山活动间歇期和热河生物群的繁衍 | 第125-126页 |
·火山喷气与热河生物群的灾难事件 | 第126-128页 |
·火山灰沉降 | 第128页 |
·结束期 | 第128-130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130-132页 |
存在问题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5页 |
作者简历 | 第145-146页 |
近期发表文章目录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