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3页 |
1.1 煤炭自燃的基本理论 | 第7-9页 |
1.2 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0-11页 |
1.5 本文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分析 | 第11页 |
1.6 本文研究方向的理论意义 | 第11-13页 |
2 热分析动力学概述 | 第13-22页 |
2.1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 | 第13-14页 |
2.2 热重动力学 | 第14-21页 |
2.2.1 热重动力学的基本表达式 | 第15-16页 |
2.2.2 热重动力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16-21页 |
2.2.2.1 等温法 | 第16-18页 |
2.2.2.2 非等温法 | 第18-21页 |
2.3 热分析动力学展望 | 第21-22页 |
3 分布活化能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3.1 基本理论 | 第22-24页 |
3.1.1 DAEM基本表达式 | 第22-23页 |
3.1.2 DAEM向简单反应体系的简化 | 第23页 |
3.1.3 DAEM模型的最新阐述 | 第23-24页 |
3.2 DAEM与 Coat-Redfern积分法的理论比较 | 第24-26页 |
4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 第26-50页 |
4.1 双氧水法、吸氧量法和着火温度降低值法 | 第26-31页 |
4.1.1 双氧水法 | 第26-28页 |
4.1.2 吸氧量法 | 第28-30页 |
4.1.3 着火温度降低值法 | 第30-31页 |
4.2 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燃倾向性初步研究 | 第31-50页 |
4.2.1 我国采用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法的局限性 | 第31-32页 |
4.2.2 煤的活化能的概念及确定 | 第32-48页 |
4.2.2.1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4.2.2.2 曲线特征温度点分析 | 第32-34页 |
4.2.2.3 活化能的氧化热动力学求解 | 第34-48页 |
4.2.3 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 第48-50页 |
5 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然发火期的初步研究 | 第50-53页 |
5.1 煤的氧化速度的确定 | 第50-51页 |
5.2 基于活化能的煤的自然发火期的求解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