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及菌根生态研究
| 1 引言 | 第1-16页 |
| 2 调查地自然概况 | 第16-18页 |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 ·地质及气候特征 | 第16-17页 |
| ·土壤及植被状况 | 第17-18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调查方法 | 第18页 |
| ·土壤各项指标测定方法 | 第18-20页 |
| ·土壤pH值的测定 | 第18页 |
|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 第18页 |
| ·土壤全氮的测定 | 第18-19页 |
| ·土壤全磷的测定 | 第19页 |
| ·土壤全钾的测定 | 第19页 |
| ·土壤速效氮的测定 | 第19页 |
|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 第19-20页 |
|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 第20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0页 |
| 4.外生菌根真菌的分类体系 | 第20-21页 |
| ·分类体系 | 第20页 |
| ·子实体鉴定方法 | 第20-21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1-45页 |
| ·各科、属、种分类鉴定 | 第21-36页 |
| ·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的生态研究 | 第36-45页 |
| ·海拔高度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外生菌根真菌与共生树种的关系 | 第37-38页 |
| ·坡向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坡位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第39页 |
| ·坡度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郁闭度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土壤理化因子与外生菌根真菌的关系 | 第41-4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附录 | 第51-56页 |
| 附图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