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6页 |
1.1.1 国内外配送中心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2 我国配送中心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1.3 配送中心拣选系统规划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1.4 订单资料 EIQ分析方法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1.5 卷烟配送中心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2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1.3.2 EIQ分析相关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1.3.3 储运单位 PCB分析 | 第18-20页 |
第2章 配送中心拣选系统基础理论 | 第20-37页 |
2.1 配送中心系统整体规划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2.1.1 配送中心定义与分类 | 第20-21页 |
2.1.2 配送中心基本功能与作业流程 | 第21-23页 |
2.1.3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 | 第23-24页 |
2.1.4 配送中心规划资料 | 第24页 |
2.2 配送中心拣选系统规划概述 | 第24-36页 |
2.2.1 配送中心拣选系统概述 | 第24-25页 |
2.2.2 拣选单位 | 第25-26页 |
2.2.3 拣选作业方法 | 第26-31页 |
2.2.4 按拣选信息分类比较 | 第31-33页 |
2.2.5 拣选策略 | 第33-35页 |
2.2.6 拣选设备及其应用 | 第35-36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3章 EIO分析方法基础理论 | 第37-51页 |
3.1 EIQ分析方法概述与作用 | 第37-39页 |
3.1.1 EIQ分析方法概述 | 第37页 |
3.1.2 EIQ分析方法作用 | 第37-39页 |
3.2 EIQ分析方法的订单资料取样 | 第39-42页 |
3.2.1 有效的订单资料取样 | 第39-40页 |
3.2.2 订单资料的有效分解 | 第40-42页 |
3.3 EIQ图表分析应用 | 第42-50页 |
3.3.1 订单变动趋势分析 | 第42-44页 |
3.3.2 订单量(EQ)分析 | 第44-46页 |
3.3.3 订单品项数(EN)分析 | 第46-48页 |
3.3.4 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 第48-49页 |
3.3.5 IQ及IK交叉分析 | 第49页 |
3.3.6 EIQ分析图表汇总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4章 面向卷烟配送中心拣选系统规划 EIO分析 | 第51-66页 |
4.1 卷烟配送中心物流系统概况 | 第51-53页 |
4.1.1 某卷烟配送中心发展背景 | 第51页 |
4.1.2 某卷烟配送中心的项目综述 | 第51-52页 |
4.1.3 某卷烟配送中心作业流程概况 | 第52-53页 |
4.1.4 某卷烟配送中心拣选业务规划几项重要内容 | 第53页 |
4.1.5 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53页 |
4.2 某卷烟配送中心拣选系统规划资料定性分析 | 第53-54页 |
4.3 某卷烟配送中心拣选系统规划资料 EIQ定量分析 | 第54-62页 |
4.3.1 订单订货量(EQ)分析 | 第55-57页 |
4.3.2 订单品项数(EN)分析 | 第57-58页 |
4.3.3 订单品项量(IQ)分析 | 第58-60页 |
4.3.4 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 第60-61页 |
4.3.5 EIQ综合分析 | 第61-62页 |
4.4 卷烟配送中心拣选业务系统规划 | 第62-65页 |
4.4.1 配送中心拣选系统规划概况 | 第62-63页 |
4.4.2 配送中心拣选系统业务流程 | 第63-65页 |
4.4.3 本拣选系统规划的主要特点 | 第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