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泻热化痰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引言第1-14页
临床研究第14-24页
 一、一般资料第14-17页
  (一) 病例来源第14页
  (二) 病例选择第14-15页
  (三) 一般情况第15-17页
  (四) 诱发因素第17页
  (五) 发病季节第17页
 二、治疗方法第17-18页
  (一) 随机分组第17-18页
  (二) 处方用药及给药方法第18页
 三、观察指标第18-19页
  (一) 疗程及疗效观察第18页
  (二) 安全性观察指标第18-19页
  (三) 疗效性观察指标第19页
 四、疗效评定标准第19页
  (一)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第19页
  (二)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第19页
 五、统计方法第19-20页
 六、治疗结果第20-22页
  (一) 临床总疗效比较第20页
  (二)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第20页
  (三) 两组病人痰热症状积分比较第20-21页
  (四) 痰热症状平均消失的时间第21页
  (五) 两组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第21-22页
  (六) 两组血脂有关指标前后观察第22页
 七、安全性指标观察第22-24页
  (一) 不良反应第22页
  (二) 实验室检查第22-24页
实验研究第24-30页
 一、实验材料第24页
  (一) 实验动物和分组第24页
  (二) 实验药物第24页
 二、实验方法第24-28页
  (一) 主要实验试剂第24页
  (二) 主要实验仪器第24-25页
  (三) 动物模型的制备第25页
  (四) 治疗方案和行为测试第25-26页
  (五) 标本采集和组织切片的制备第26页
  (六) 苏木精-伊红(HE)染色第26-27页
  (七)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27-28页
  (八) 统计学处理第28页
 三、实验结果第28-30页
  (一) 泻热化痰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第28页
  (二)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第28-29页
  (三) 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的表达第29-30页
讨论第30-46页
 一、病因病机探讨第30-35页
  (一)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第30-31页
  (二) 痰热瘀阻,气机逆乱,气血不畅是急性脑梗塞主要病机之一第31-34页
  (三) 诱因与中风发病的关系第34-35页
 二、治则治法探讨第35-37页
  (一) 清热化痰、调理气机是急性脑梗塞常用治法之一第35-36页
  (二) 治痰不忘治血第36-37页
  (三) 扶正达邪第37页
 三、方药分析第37-43页
  (一) 泻热化痰方组成第37页
  (二) 方义分析第37-39页
  (三) 现代药理分析第39-42页
  (四) 泻热化痰方治疗中风的可能机制第42-43页
 四、疗效与实验结果分析第43-46页
  (一) 临床结果分析第43-44页
  (二) 关于制作痰热证缺血性中风动物实验模型的讨论第44页
  (三)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综述第53-59页
附录第59-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XML的异构数据源的数据集成研究
下一篇:传感器网络中移动对象推与拉通信模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