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4页 |
1 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背景 | 第12-15页 |
·引言 | 第12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养殖背景 | 第13-15页 |
2 大菱鲆常见细菌性病原及疾病控制手段 | 第15-21页 |
·常见细菌性病原 | 第15-18页 |
·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手段 | 第18-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养殖大菱鲆出血症病原的研究 | 第24-42页 |
第一节 病原菌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24-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实验用鱼 | 第24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4页 |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第24-25页 |
·人工感染实验 | 第25页 |
·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25页 |
2 结果 | 第25-29页 |
·患病症状 | 第25-26页 |
·病原菌 | 第26页 |
·人工感染实验 | 第26-27页 |
·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27-29页 |
3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病原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 | 第30-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第30页 |
·病原菌的生理特征测定 | 第30-31页 |
·病原菌的生化特征测定 | 第31页 |
·病原菌16S rDNA序列测定 | 第31页 |
·病原菌16S rDNA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31页 |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实验 | 第31-32页 |
2 结果 | 第32-39页 |
·形态特征 | 第32-33页 |
·生理特征 | 第33页 |
·生化特征 | 第33-35页 |
·16S rDNA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序列测定 | 第35-36页 |
·16S rDNA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36-37页 |
·药物敏感实验 | 第37-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养殖大菱鲆溃疡症病原的研究 | 第42-60页 |
第一节 病原菌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42-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试验用鱼 | 第42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2页 |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第42页 |
·人工感染实验 | 第42页 |
·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42页 |
2 结果 | 第42-44页 |
·患病症状 | 第43页 |
·病原菌 | 第43页 |
·感染实验 | 第43-44页 |
·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44页 |
3 讨论 | 第44-49页 |
第二节 病原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 | 第49-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第49页 |
·病原菌生理特征测定 | 第49页 |
·病原菌生化特征测定 | 第49页 |
·病原菌16S rDNA序列测定 | 第49-50页 |
·病原菌16S rDNA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50页 |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实验 | 第50页 |
2 结果 | 第50-57页 |
·形态特征 | 第50-51页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51-53页 |
·16S rDNA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序列测定 | 第53-54页 |
·16S rDNA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54-56页 |
·药物敏感实验 | 第56-57页 |
3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养殖牙鲆出血症病原的初步研究 | 第60-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材料 | 第60-61页 |
·病原菌的分离及寄生虫镜检 | 第61页 |
·病原菌的人工感染试验 | 第61页 |
·病原菌的电镜观察 | 第61页 |
·病原菌的药敏试验 | 第61页 |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 | 第61页 |
·病原菌16S r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61-62页 |
2 结果 | 第62-68页 |
·患病症状 | 第62页 |
·病原菌和寄生虫 | 第62-64页 |
·病原菌感染试验 | 第64页 |
·病原菌药敏试验 | 第64-65页 |
·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65-66页 |
·16S rDNA的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66-68页 |
3 讨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地高辛标记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方法的建立 | 第70-8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70-71页 |
·Listonella anguillarum灭活疫苗的制备 | 第71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71页 |
·疫苗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71-72页 |
·地高辛标记疫苗 | 第72页 |
·地高辛标记疫苗产量的测定 | 第72页 |
·正交稀释试验 | 第72-73页 |
·牙鲆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73页 |
·地高辛标记抗原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特异性的验证 | 第73页 |
·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 | 第73页 |
2 结果 | 第73-76页 |
·疫苗蛋白含量 | 第73-74页 |
·地高辛标记疫苗的产量 | 第74页 |
·正交稀释试验 | 第74页 |
·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结果 | 第74-75页 |
·微量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结果 | 第75-76页 |
3 讨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第六章 Listonella anguillarum灭活疫苗对牙鲆免疫效果的研究 | 第80-100页 |
第一节 Listonella anguillarum灭活疫苗对牙鲆特异性免疫效果的研究 | 第80-8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2页 |
·材料 | 第80页 |
·Listonella anguillarum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的制备 | 第80-81页 |
·免疫程序 | 第81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81页 |
·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81页 |
·攻毒试验 | 第81-82页 |
2 结果 | 第82-84页 |
·血清抗体效价 | 第82页 |
·疫苗的保护效果 | 第82-84页 |
·疫苗对试验鱼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84页 |
3 讨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第二节 Listonella anguillarum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效果的研究 | 第87-10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7-89页 |
·材料 | 第87页 |
·样品的收集 | 第87页 |
·杀菌活力的测定 | 第87-88页 |
·血细胞吞噬活力 | 第88页 |
·溶菌活力 | 第88页 |
·呼吸爆发 | 第88-89页 |
·血清蛋白浓度 | 第89页 |
2 结果 | 第89-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小结 | 第100-102页 |
附录 | 第102-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