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问题的概述 | 第10-16页 |
第一节 专利平行进口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问题的背景 | 第11-16页 |
一、专利平行进口的形成原因 | 第11-14页 |
二、国际公约对平行进口问题的规定以及研究该问题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平行进口问题的相关原则和理论 | 第16-30页 |
第一节 专利权用尽原则 | 第16-21页 |
一、专利权用尽理论 | 第17-18页 |
二、默示许可理论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地域性原则 | 第21-29页 |
一、地域性原则的概述 | 第21-23页 |
二、地域性原则的表现 | 第23-26页 |
三、质疑专利权用尽原则 | 第26-29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专利平行进口是各国(地区)政策的选择 | 第30-47页 |
第一节 各国(地区)的立法和实践 | 第30-41页 |
一、美国 | 第30-33页 |
二、欧盟 | 第33-36页 |
三、日本 | 第36-38页 |
四、英国 | 第38-39页 |
五、台湾地区 | 第39-40页 |
六、南非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平行进口引发的利益冲突 | 第41-47页 |
一、专利权人的利益 | 第41-42页 |
二、消费者的利益 | 第42-44页 |
三、专利制度的垄断利益 | 第44-45页 |
四、自由贸易利益 | 第45-46页 |
五、制造商和授权经销商的利益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我国在专利平行进口问题上的立场和对策 | 第47-53页 |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的平行进口案例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我国目前对专利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规制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平行进口问题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立场 | 第49-53页 |
一、当我国是“低价国”时的立场 | 第50-51页 |
二、当我国是“高价国”时的立场 | 第51-52页 |
三、在实践中具体的处理办法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3-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9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