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 中医古籍文献相关记载 | 第9-10页 |
·不孕的病因 | 第9页 |
·不孕的病机 | 第9-10页 |
2 中医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病因病机 | 第10页 |
·治疗 | 第10-13页 |
3 西医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13页 |
·病因分析 | 第13-14页 |
·治疗现状 | 第14-16页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16-17页 |
5 展望 | 第17-19页 |
前言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第21-31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1-22页 |
·病例来源 | 第21页 |
·病例分组 | 第21页 |
·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 第21-22页 |
2 诊疗标准 | 第22-24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2页 |
·中医辨证标准 | 第22-23页 |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证或剔除标准) | 第23页 |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第23-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治疗方法 | 第24页 |
·观测指标 | 第24-25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5-26页 |
·数据质量控制 | 第26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6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6-31页 |
·妊娠率比较 | 第26-27页 |
·促排疗效比较 | 第27页 |
·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第27页 |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7页 |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 | 第27-28页 |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第28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28-31页 |
讨论 | 第31-35页 |
1 研究结果讨论分析 | 第31-32页 |
·妊娠率结果分析 | 第31页 |
·排卵率结果分析 | 第31页 |
·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第31页 |
·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分析 | 第31页 |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分析 | 第31页 |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第31-32页 |
2 中医治法分析 | 第32-33页 |
·辨证论治 | 第32页 |
·周期疗法 | 第32-33页 |
3 临床疗效作用机制探讨 | 第33页 |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