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4页 |
1.1 FDI的定义及特点 | 第8-9页 |
1.2 对 FDI区位研究工作的回顾 | 第9-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 第14-25页 |
2.1 外国直接投资区位理论溯源 | 第14-18页 |
2.1.1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第14页 |
2.1.2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4-15页 |
2.1.3 市场内部化理论 | 第15-16页 |
2.1.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6-17页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页 |
2.1.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7-18页 |
2.2 外国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2.2.1 成本学派 | 第18-19页 |
2.2.2 市场学派 | 第19-20页 |
2.2.3 行为学派 | 第20-21页 |
2.2.4 进一步发展 | 第21-23页 |
2.3 简要评价 | 第23-25页 |
3 FDI在中国的区位分布及其演变趋势 | 第25-35页 |
3.1 FDI在中国的区位分布情况 | 第25-28页 |
3.2 FDI在中国的区位特征分析 | 第28-33页 |
3.2.1 FDI来源地的差异 | 第28-29页 |
3.2.2 FDI方式的差异 | 第29-31页 |
3.2.3 FDI产业的差异 | 第31-33页 |
3.3 FDI在中国的区位演变趋势 | 第33-35页 |
4 FDI在中国的区位决定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 第35-49页 |
4.1 影响 FDI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35-41页 |
4.2 计量回归和检验 | 第41-45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4.4 各地区 FDI的比较 | 第47-49页 |
5 中国各地区吸引FDI的潜力比较分析 | 第49-60页 |
5.1 中国各地区利用 FDI的业绩指数比较 | 第49-51页 |
5.2 中国各地区利用 FDI的潜力指数比较 | 第51-60页 |
5.2.1 潜力指数的形成方法 | 第51-52页 |
5.2.2 中国各地区潜力指数总体排序和比较 | 第52-57页 |
5.2.3 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 | 第57-60页 |
6 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60-6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7-68页 |
声明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