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第8-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3-18页 |
细胞培养 | 第13-14页 |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原代培养 | 第13页 |
海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13-14页 |
电生理测量 | 第14-15页 |
膜片钳记录 | 第14页 |
电化学碳纤微电极记录 | 第14-15页 |
膜电容测量 | 第15页 |
胞内钙离子测量 | 第15页 |
免疫组织化学 | 第15-16页 |
FM 单个囊泡成像 | 第16页 |
FM 光固定和电镜观察 | 第16-18页 |
第一部分: RACC 中GPCR 对融合孔洞开放时间的调控 | 第18-54页 |
引言 | 第18-21页 |
结果 | 第21-46页 |
ATP 抑制RACC 上的钙电流和分泌 | 第21-23页 |
ATP 抑制单个囊泡的释放量 | 第23-26页 |
ATP 抑制单个囊泡融合小孔的开放时间 | 第26-30页 |
PKC 激活消除ATP 的抑制效应 | 第30-35页 |
ATP 激活PTX 敏感的G_(i/o)蛋白βγ亚基抑制分泌 | 第35-39页 |
G_(βγ)亚基直接缩短融合小孔开放时间 | 第39-41页 |
阿片肽和生长抑素用ATP 同样的机制抑制分泌 | 第41-43页 |
RACC 上分泌的负反馈调控 | 第43-46页 |
讨论 | 第46-49页 |
第一部分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第二部分:星形胶质细胞上谷氨酸囊泡的‘kiss-and-run’释放 | 第54-90页 |
引言 | 第54-57页 |
结果 | 第57-82页 |
CFE 测量DA loading 的星形胶质细胞的释放 | 第57-59页 |
星形胶质细胞和肾上腺嗜铬细胞量子化释放动力学比较 | 第59-62页 |
CFE 测量DA loading 的星形胶质细胞上的Kiss-and-run 释放 | 第62-65页 |
FM 成像测量星形胶质细胞上单个囊泡释放 | 第65-69页 |
FM 囊泡内含有谷氨酸 | 第69-74页 |
急性分离的星形胶质细胞上的FM 囊泡释放 | 第74-76页 |
星形胶质细胞释放依赖于Ca~(2+)和SNARE 蛋白 | 第76-78页 |
胶质细胞上的谷氨酸释放调节周围神经元的兴奋性 | 第78-82页 |
讨论 | 第82-86页 |
星形胶质细胞“Kiss-and-run”释放谷氨酸 | 第82-84页 |
融合小孔的单次flicker | 第84-85页 |
胶质细胞上谷氨酸囊泡的身份 | 第85-86页 |
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第三部分:文献综述 | 第90-103页 |
突触前调控“融合小孔”对突触可塑性的贡献 | 第90-100页 |
突触囊泡的循环 | 第90-91页 |
单个囊泡的释放不能饱和单个突触内的突触后受体 | 第91-92页 |
影响量子化突触传递的参数 | 第92-94页 |
研究突触前递质释放机制的方法 | 第94-96页 |
突触可塑性中的突触前释放机制的改变的一些证据 | 第96-98页 |
融合小孔对突触可塑性的贡献 | 第98-100页 |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