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两次高等教育改革 | 第7-10页 |
·20 世纪80 年代对“干部”教育观念的突破 | 第7页 |
·20 世纪末我国教育的转型 | 第7-10页 |
第二章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求职方式变化 | 第10-14页 |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 | 第10-11页 |
·大学生传统求职方式及其演变 | 第11-14页 |
·大学生传统的求职方式 | 第11-12页 |
·大学生求职新方式种种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教改革下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探究 | 第14-27页 |
·我们到底如何看待高校扩招政策 | 第14-16页 |
·扩招—加速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 第14-15页 |
·中国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 第15-16页 |
·客观解析“就业难”现象 | 第16-23页 |
·人事管理制度上的限制影响毕业生就业 | 第16-17页 |
·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完备 | 第17-20页 |
·多数高校学科及专业设置难以适应现阶段的就业要求 | 第20页 |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 第20-21页 |
·毕业与就业的时间冲突,影响大学生就业和学业实现“双赢” | 第21页 |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才上存在误区 | 第21页 |
·毕业生自身还存在弱点,不适应社会需求 | 第21-23页 |
·客观看待“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 第23-27页 |
·生理上的差异 | 第24页 |
·就业能力差异 | 第24-25页 |
·就业价值观及就业人格特征问题 | 第25-26页 |
·性别歧视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香港及国外先进职业指导理论简介及经验借鉴 | 第27-32页 |
·国外就业指导理论简介 | 第27-28页 |
·香港地区、日本及美国的就业指导实践经验 | 第28-30页 |
·香港地区 | 第28-29页 |
·日本 | 第29-30页 |
·美国 | 第30页 |
·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思考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建立学校、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职业辅导模式 | 第32-48页 |
·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就业指导应适应市场需求 | 第33-40页 |
·进一步深化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 第33-34页 |
·就业指导应力求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 第34-40页 |
·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社会机制 | 第40-42页 |
·政府该做什么 | 第40-41页 |
·企业该做什么 | 第41-42页 |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达到与社会的整合 | 第42-48页 |
·企业看好什么样的人才 | 第42-43页 |
·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