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 第1-18页 |
·起源、分类及地理分布 | 第11页 |
·花资源收集与保存 | 第11-12页 |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2-13页 |
·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 第13页 |
·栽培及加工技术对红花产量、质量影响 | 第13-14页 |
·化学成分 | 第14页 |
·红花黄色素的药理作用 | 第14-16页 |
·临床应用 | 第16页 |
·综合开发利用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材料 | 第18-19页 |
·方法 | 第19-22页 |
·农艺性状分析 | 第19页 |
·红花黄色素A的HPLC分析 | 第19-20页 |
·红花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 第20-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6页 |
·红花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第22-26页 |
·红花单株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分析 | 第26-32页 |
·单株籽粒产量性状的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单株籽粒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 第27页 |
·单株籽粒产量性状的决定系数分析 | 第27-28页 |
·单株籽粒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第28-32页 |
·红花单株花产量与相关性状分析 | 第32-39页 |
·单株花产量性状的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单株花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 第33-34页 |
·单株花产量性状的决定系数分析 | 第34页 |
·单株花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第34-39页 |
·红花黄色素A的HPLC分析 | 第39-41页 |
·线性关系及红花药材色谱图 | 第39页 |
·不同来源红花中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评价 | 第39-40页 |
·不同苞片刺型、不同来源的红花材料中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差异 | 第40-41页 |
·红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 第41-46页 |
·扩增片段多态性及特异性标记的筛选 | 第41-42页 |
·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 | 第42-43页 |
·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 | 第43-44页 |
·扩增引物多态性与引物序列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红花资源的综合评价 | 第46-47页 |
·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利用ISSR标记分析红花资源遗传多样性 | 第48-49页 |
·ISSR在评价栽培红花种内遗传多样性中的有效性 | 第48页 |
·红花ISSR分析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 第48-49页 |
·几种聚类结果的比较 | 第49-50页 |
5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