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 第9页 |
·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本质 | 第9页 |
·微生物絮凝剂的微观结构 | 第9-10页 |
·纤维状 | 第9页 |
·球状 | 第9-10页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 第10-11页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选种 | 第10页 |
·筛选培养基的选择 | 第10页 |
·性能测试 | 第10-11页 |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 | 第11页 |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11页 |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 | 第11-12页 |
·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12页 |
·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废水悬浮颗粒的去除 | 第12-13页 |
·废水脱色 | 第13页 |
·乳化液的油水分离 | 第13页 |
·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 | 第13页 |
·污泥脱水 | 第13页 |
·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3-15页 |
·研究趋势 | 第15-16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16页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筛选高效絮凝剂产生菌 | 第16页 |
·确定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最佳条件 | 第16页 |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 第17-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试验药剂、设备 | 第17-18页 |
·菌种来源:SBR反应器、吸附再生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页 |
·筛选方法 | 第18-19页 |
·摇瓶条件 | 第19页 |
·絮凝剂样品制备 | 第19页 |
·菌产絮凝剂的周期 | 第19页 |
·絮凝活性的测定 | 第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4页 |
·微生物产生菌的初筛结果 | 第19-20页 |
·微生物产生菌的复筛结果 | 第20-21页 |
·菌产絮凝剂的周期测定 | 第21-23页 |
·培养液中絮凝活性分布 | 第23-24页 |
·降低絮凝剂成本的因素讨论 | 第24-25页 |
·灭菌与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24页 |
·摇床培养与直接通气培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24页 |
·不灭菌,直接通气培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24-25页 |
·试验室扩大培养 | 第25-26页 |
·流程 | 第25-26页 |
·方法: | 第26页 |
·试验室扩大的技术要求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生物絮凝处理生活废水小试 | 第27-52页 |
·试验水质及水质说明 | 第27页 |
·试验原理与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实验流程与装置 | 第28-30页 |
·试验工艺特性 | 第29-30页 |
·试验所用主要设备及仪器、仪表 | 第30页 |
·试验中所需测取的数据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实验思路 | 第31-32页 |
·结果讨论 | 第32-45页 |
·投菌前去除结果 | 第32-34页 |
·投菌V_3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投菌V_(11)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投菌V_(13)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混合菌对水处理的效果 | 第41-44页 |
·投混合菌对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 | 第44-45页 |
·影响混合菌去除效果的因素 | 第45-49页 |
·投菌量对污水OD_(550)去除效果 | 第45-47页 |
·温度对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47页 |
·SV对生活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曝气时间对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48页 |
·COD容积负荷对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NH_3-N负荷对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2页 |
第四章 生物絮凝处理生活废水扩大规模试验 | 第52-60页 |
·试验水质及水质说明 | 第52页 |
·实验流程及装置 | 第52-53页 |
·装置设计参数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实验测得数据 | 第54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4-59页 |
·装置启动 | 第54-57页 |
·稳定运行数据 | 第57-58页 |
·冲击负荷阶段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1 结论 | 第60页 |
2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