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言 | 第1-12页 |
·研究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对象和手法 | 第9页 |
·欧美及日本有关商业街理论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我国有关商业街道的理论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结构图 | 第11-12页 |
2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认知 | 第12-19页 |
·概念的阐释及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分类 | 第12-14页 |
·概念 | 第12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分类 | 第12-14页 |
·国内外商业街道发展历程 | 第14-17页 |
·古代的步行商业街 | 第14-15页 |
·机动车时代的商业街道 | 第15-16页 |
·商业街道中步行方式的再次兴起 | 第16-17页 |
·商业街道中步行环境空间中“容”与“器”的关系 | 第17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建设的现状 | 第17-19页 |
3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界面概述 | 第19-28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中的“显性界面” | 第19-22页 |
·与人密切接触的底界面 | 第19-20页 |
·步行环境空间中的垂直界面 | 第20-22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中的“隐性界面” | 第22-26页 |
·休息设施 | 第22-23页 |
·环境小品 | 第23-24页 |
·标识 | 第24页 |
·植物绿化 | 第24-25页 |
·其他服务设施 | 第25-26页 |
·商业街道对外交流的直接工具--广告 | 第26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色彩 | 第26-27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夜景照明 | 第27-28页 |
4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表达 | 第28-55页 |
·人的感知是步行环境空间得以表达的先决条件 | 第28-29页 |
·视觉 | 第28-29页 |
·听觉 | 第29页 |
·嗅觉 | 第29页 |
·触觉 | 第29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历史变化 | 第29-30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纵向空间关系表达 | 第30-33页 |
·不同地点体会到的纵向空间层次 | 第30-31页 |
·不同时间体会到的纵向空间节奏 | 第31-32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连续性 | 第32-33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中横向空间关系的表达 | 第33-38页 |
·横向空间关系的初步表达:D/H | 第33-35页 |
·芦原义信有关D/H的论述 | 第33-34页 |
·D/H的比值关系不能满足现代商业街道的横向空间关系要求 | 第34-35页 |
·横向空间关系的再次表达--空间的“第二次限定” | 第35-38页 |
·“第一次限定”和“第二次限定” | 第35-36页 |
·横向空间“第二次限定”的模式 | 第36-38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表达的形式 | 第38-45页 |
·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 第38-39页 |
·运动空间 | 第39页 |
·停滞空间 | 第39-45页 |
·节点空间 | 第40-43页 |
·阴角空间 | 第43页 |
·商业街道线性空间中的停滞空间 | 第43-44页 |
·剩余空间 | 第44-45页 |
·影响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表达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底界面对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垂直界面底部对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表达的影响 | 第46-47页 |
·“隐性界面”对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表达的影响 | 第47-48页 |
·色彩对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表达的影响 | 第48-49页 |
·实例分析 | 第49-55页 |
·王府井商业街道中的纵向空间节奏 | 第49-53页 |
·南端的入口空间 | 第49-50页 |
·工美大厦前街道广场 | 第50-51页 |
·好友街道广场 | 第51页 |
·百货大楼前街道广场 | 第51-52页 |
·利生街道广场 | 第52页 |
·天主教堂前街道广场 | 第52-53页 |
·北端的入口空间 | 第53页 |
·王府井商业街道节点空间外的停滞空间 | 第53-54页 |
·王府井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连续性 | 第54页 |
·显性界面的连续 | 第54页 |
·隐性界面的连续 | 第54页 |
·王府井商业街道环境空间的横向空间关系 | 第54-55页 |
5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最终服务目的--人的活动 | 第55-60页 |
·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中活动的类型 | 第55-57页 |
·必要性活动--与空间的物质环境不太相关 | 第55页 |
·自发性活动--与空间的物质环境直接相关 | 第55-56页 |
·社会性活动--与空间的物质环境间接相关 | 第56页 |
·商业街道中必然性、自发性、社会性活动的关系 | 第56-57页 |
·商业街道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状态分类 | 第57-58页 |
·直达目的地的行走 | 第57页 |
·闲逛式的行走 | 第57-58页 |
·交往活动 | 第58页 |
·无障碍设计 | 第58页 |
·行为活动与商业街道步行环境空间的互动关系 | 第58-60页 |
6 总结 | 第60-62页 |
·物质实体规划设计的整体性,为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创造条件 | 第60页 |
·商业街道的建设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要盲目跟随“步行街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插图目录 | 第64-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70页 |
发表文章 | 第70页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