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 第1-28页 |
一. 课题研究的依据及意义 | 第12-15页 |
二. 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三. 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以及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四.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22-28页 |
第一章 政治与经济有机互动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 第28-42页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的内涵和性质 | 第28-33页 |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概念的内涵和性质 | 第28-29页 |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概念的一般内涵 | 第29-30页 |
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广义的政治”及“狭义的政治”的认识 | 第30-32页 |
四. 对当代的“政治”内涵的新认识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政治与经济互动的非马克思主义观点 | 第33-35页 |
一. 自由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的认识 | 第33-34页 |
二. 民族主义(或曰重商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的认识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政治与经济有机互动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 第35-42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有机互动的一般理论阐释 | 第35-38页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互动的理论 | 第38-42页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政治经济的有机互动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第42-68页 |
第一节 对经济全球化内在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42-48页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 | 第42-46页 |
二. 对经济全球化内在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有机互动的新特征 | 第48-58页 |
一.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内涵的新认识 | 第49-51页 |
二.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政治经济有机互动的新特征:“强经济-强政治”的关联模式 | 第51-54页 |
三.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政治经济有机互动的途径:市场与国家(以政府为代表) | 第54-57页 |
四. 经济全球化的外在表现特征:相互依赖 | 第57-58页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反映:国际关系民主化 | 第58-61页 |
一. 经济市场化的政治反映:政治民主化 | 第59-60页 |
二. 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反映:国际关系民主化 | 第60-61页 |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第61-68页 |
一. 经济全球化使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利益重心之一,市场力量正在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 第62-65页 |
二. 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软国力”竞争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中新的主题 | 第65-66页 |
三.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和平,合作成为国家行为的主要方式 | 第66-68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有机互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第68-118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有机互动的回归 | 第68-77页 |
一. 改革开放之前泛政治主义在中国的盛行 | 第68-70页 |
二. 1979年改革开放前夕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 第70-74页 |
三. 1979年以来改革开放过程中政治与经济有机互动的回归:中国国内经济政治化与政治经济化 | 第74-77页 |
第二节 政治经济有机互动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反映 | 第77-83页 |
一. 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观中的反映 | 第78-79页 |
二.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反映 | 第79-82页 |
三.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中的反映 | 第82-83页 |
第三节 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有机互动与20世纪80年代的中美关系 | 第83-98页 |
一. 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的互动对20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的影响 | 第84-89页 |
二. 20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 第89-98页 |
第四节 中共十四大以来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有机互动 | 第98-106页 |
一. 十四大之前的国内国际背景 | 第98-100页 |
二. 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 第100-102页 |
三. 十五大关于所有制的改革对中美关系的意义 | 第102-103页 |
四. 国内外形势变化在9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反映 | 第103-105页 |
五. 中国改革开放成为9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 | 第105-106页 |
第五节 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特征 | 第106-118页 |
一. 90年代中美之间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双轨道”发展特征 | 第106-107页 |
二. 经济关系成为中美关系持续发展的新基石与稳定剂 | 第107-111页 |
三. 冷战后中美经济关系“政治化”趋势突出 | 第111-118页 |
第四章 美国对外战略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与中美关系 | 第118-147页 |
第一节 美国国内政治经济互动对外交战略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的影响 | 第119-126页 |
一.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的互动以及政治思想对美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 第119-123页 |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战略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趋势突出 | 第123-126页 |
第二节 美国对外战略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趋势在对华关系中的反映 | 第126-137页 |
一. 美国对外战略政治经济化 、经济政治化趋势在对华关系中的表现 | 第127-128页 |
二. 美国对华关系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的国家利益考虑 | 第128-137页 |
第三节 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的互动对美国对华外交决策的影响 | 第137-147页 |
一. 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进一步多元化和复杂化;经济、社会事务成为美对华议事日程的主要内容;国内政治经济越来越牵制美国对华政策,使外交决策呈现国内化的特征,导致美国在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机制方面存在阶段性目标不清、部门协调不够、贯彻时各自为政的混乱。 | 第138-140页 |
二. 国会在美国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影响扩大 | 第140-142页 |
三. 冷战后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华决策中的影响扩大。在海外有广泛商业利益的美国跨国公司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关注与影响上升 | 第142-143页 |
四. 高度信息化使美国的各种传媒在引导公众舆论方面有巨大的影响力,在美国对华政策和对华关系中起着巨大负面影响 | 第143-147页 |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美关系中政治与经济的有机互动 | 第147-166页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美关系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 | 第147-152页 |
一. 中美关系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 | 第147-148页 |
二. 中美关系中“强经济-强政治”的有机互动及其产生原因 | 第148-152页 |
第二节 中美关系中政治与经济互动的动力机制 | 第152-154页 |
一.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限制了军事手段的使用,政治与经济手段成为协调和分配国家利益的主要手段 | 第153-154页 |
二. 政治手段与经济手段成为中美之间利益分配的主要手段 | 第154页 |
第三节 中美关系政治经济互动的途径:市场与国家 | 第154-161页 |
一. 中美关系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的途径:市场与国家 | 第155-157页 |
二. 中美关系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中的市场力量(以跨国公司为例) | 第157-161页 |
第四节 中美关系相互依赖的政治意义 | 第161-166页 |
一. 复合相互依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第162-163页 |
二. 复合相互依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第163-166页 |
第六章 中国市场化、民主化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影响 | 第166-191页 |
第一节 对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再认证 | 第166-170页 |
一.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再认证与维护 | 第166-167页 |
二. 对中美之间利益结构(共同利益与利益分歧)的再认证 | 第167-170页 |
第二节 中国持续的市场化、民主化对未来中美之间利益结构的影响 | 第170-179页 |
一. 中国持续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将缩小和软化中美之间地缘政治和传统军事安全利益的冲突 | 第170-173页 |
二. 中国持续的市场化、民主化将缓和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利益冲突 | 第173-179页 |
第三节 中国市场化、民主化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利益与 策的影响 | 第179-188页 |
一、 20世纪90年代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利益结构 | 第179-181页 |
二.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 | 第181-182页 |
三 、中国大陆市场化、民主化对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的影响 | 第182-186页 |
四. 中国市场化、民主化对美国在台湾存在的利益结构的影响 | 第186-188页 |
第四节 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 第188-191页 |
结 论 与 启 示 | 第191-216页 |
一. 结 论 | 第192-196页 |
二. 启 示 | 第196-2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