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与拟南芥幼苗互作过程中信号分子SA、NO及H2O2相关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缩略词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1 水杨酸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第9-13页
   ·SA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第9页
   ·SA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第9页
   ·SA在植物抗性反应中的作用第9-11页
   ·SA的抗性作用机制:SA结合蛋白(SABP,SA-binding protein)第11-13页
 2 一氧化氮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第13-19页
   ·植物体中NO的来源第13-14页
   ·NO在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第14-16页
   ·NO作用的靶分子第16-17页
   ·NO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第17-18页
   ·NO的双重作用第18-19页
 3 过氧化氢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第19-22页
   ·H_2O_2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和清除第19-20页
   ·H_2O_2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第20-22页
   ·H_2O_2的信号转导机制第22页
 4 植物抗病信号分子NO、H_2O_2、SA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第22-24页
   ·NO与H_2O_2相互作用第22-23页
   ·SA与H_2O_2相互作用第23页
   ·NO与SA相互作用第23-24页
 5 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棉花黄萎病菌简介第24-25页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第25-26页
   ·棉花抗黄萎病的作用机制第26页
 6 拟南芥的研究现状第26-27页
 7 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及DAB检测第28-3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8-30页
   ·供试植物材料第28页
   ·供试棉花黄萎病菌第28页
   ·试剂第28页
   ·不同处理培养基的制备第28-29页
   ·黄萎病菌毒素培养及蛋白含量测定第29页
   ·植物材料的培养及不同处理第29页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第29-30页
   ·过氧化氢检测:DAB染色检测法第30页
 2 结果和分析第30-33页
   ·不同处理对拟南芥幼苗体内H_2O_2含量的影响:第30-32页
   ·不同处理诱导拟南芥幼苗体内H_2O_2积累的组化检测第32-33页
 3 讨论第33-34页
第三章 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第34-41页
 1 材料及方法第34-35页
   ·实验材料第34页
   ·处理条件及取材第34页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第34-35页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第35页
 2 结果和分析第35-38页
   ·不同处理对拟南芥幼苗体内CAT活性的影响第35-37页
   ·不同处理对拟南芥幼苗体内APX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3 讨论第38-41页
第四章 过氧化氢酶基因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第41-48页
 1 前言第4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41-43页
   ·供试植物材料及菌种第41页
   ·试剂第41-42页
   ·RNA的提取及鉴定第42页
   ·半定量RT-PCR第42-43页
   ·半定量RT-PCR扩增产物的半定量检测第43页
 3 结果和分析第43-47页
   ·RNA的提取与检测第43-44页
   ·sq RT-PCR循环数的确定第44页
   ·CAT3基因在SA及毒素处理下转录表达水平的sq RT-PCR分析第44-45页
   ·CAT3基因在SNP、NNA及毒素处理下转录表达水平的sq RT-PCR分析第45-47页
 4 讨论第47-48页
第五章 NO的DAF-2DA荧光标记检测第48-54页
 1 前言第48-4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49页
   ·NO荧光探针处理第4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4 讨论第52-54页
第六章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破产重整的立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