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问题提出 | 第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有关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 | 第12-14页 |
·有关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 | 第14-16页 |
·有关西三角经济区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范围界定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背景范围界定 | 第19页 |
·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说明 | 第20-21页 |
第2章 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21-31页 |
·经济区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区域产业结构 | 第22-29页 |
·概念 | 第22页 |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22-26页 |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第26-29页 |
·经济区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 第29-31页 |
第3章 西三角经济区发展现状及优化可行性分析 | 第31-44页 |
·西三角地区的资源概况及经济发展现状 | 第31-39页 |
·自然资源概况 | 第31-33页 |
·社会资源概况 | 第33-36页 |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 第36-38页 |
·城市竞争力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优化必要性分析 | 第39-40页 |
·优化可行性分析 | 第40-42页 |
·制约因素 | 第42-44页 |
第4章 经济区背景下三省(市)产业结构分析 | 第44-63页 |
·西三角经济区产业的总体现状 | 第44-54页 |
·工业化阶段分析 | 第44-46页 |
·产业结构效益比较 | 第46-47页 |
·产业分工协作现状 | 第47-51页 |
·产业结构的总体判断和特征 | 第51-54页 |
·三省市三次产业的对比分析 | 第54-60页 |
·第一产业 | 第54-55页 |
·第二产业 | 第55-59页 |
·第三产业 | 第59-60页 |
·经济区背景下西三角产业结构问题 | 第60-63页 |
·产业同构严重,定位趋同不明确 | 第61页 |
·产业层次低,内部结构亟待改善 | 第61页 |
·产业联系度低,合作机制欠缺 | 第61页 |
·产业协作程度低,缺乏产业链支持 | 第61-63页 |
第5章 优化"西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策略分析 | 第63-71页 |
·西三角经济区战略定位分析 | 第63页 |
·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 第63-67页 |
·产业功能定位 | 第64-65页 |
·产业重点定位 | 第65-66页 |
·产业梯度定位 | 第66-67页 |
·优化西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67-71页 |
·加快促进西三角构建,创造产业合作条件 | 第67-68页 |
·开发中转站,加强三地产业联系 | 第68页 |
·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第68-69页 |
·合理分工,形成循环产业链 | 第69页 |
·构建组织机构,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 第69-71页 |
总结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本文所运用的原始数据资料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