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游憩生态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7页 |
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8-10页 |
·游憩生态研究发展过程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游憩区环境容纳量方面 | 第10-11页 |
·环境冲击评估 | 第11页 |
·游憩冲击 | 第11-12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7页 |
第二章 游憩活动对缙云山旅游步道土壤的影响研究 | 第17-29页 |
1 研究地概况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7-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枯枝落叶层厚度的变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19-20页 |
·腐殖质层厚度变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20-22页 |
·土壤硬度变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22-24页 |
·土壤冲击指数的变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24-26页 |
·各干扰状况步道的比较 | 第26页 |
·石板步道与非石板步道的比较 | 第2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游憩活动对缙云山游览步道植被的影响研究 | 第29-45页 |
1 研究地概况 | 第29-30页 |
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2页 |
·植被下盖度变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31-33页 |
·物种数变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33-35页 |
·灌木高度变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35-38页 |
·草本高度变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38-40页 |
·植被完整性交化及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40-42页 |
·各干扰状况步道的比较 | 第42页 |
·石板步道与非石板步道的比较 | 第4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游憩活动对缙云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 第45-55页 |
1 研究地概况 | 第45-4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游憩活动对常绿阔叶林土壤与植被的影响 | 第47-49页 |
·游憩活动对针阔混交林土壤与植被的影响 | 第49-5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缙云山土壤和植被游憩冲击的管理策略研究 | 第55-61页 |
1 土壤与植被冲击的原因 | 第55页 |
2 冲击的评价 | 第55-56页 |
3 冲击管理策略的研究 | 第56-59页 |
·步道管理策略 | 第56-58页 |
·面影响管理策略 | 第58页 |
·点影响的管理研究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61-66页 |
1 本研究总结 | 第61-64页 |
·游憩活动对游览步道土壤与植被的冲击及其管理策略的研究 | 第61-62页 |
·游憩活动对不同演替阶段的影响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 第62-64页 |
·点影响的管理研究 | 第64页 |
2 今后研究建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