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结构损伤识别的意义及发展 | 第8-10页 |
1.2 结构损伤识别的机理 | 第10-11页 |
1.3 结构损伤识别的现状 | 第11-15页 |
1.4 结构损伤检测技术简介 | 第15-18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结构损伤识别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19-30页 |
2.1 概述 | 第19页 |
2.2 基于模态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9-22页 |
2.3 本文方法的动力学基础 | 第22-30页 |
第三章 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研究 | 第30-51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模拟损伤模型简介 | 第30-31页 |
3.3 数值模拟 | 第31-46页 |
3.4 噪声影响 | 第46-50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自由—弹性支承杆实验模态分析 | 第51-68页 |
4.1 概述 | 第51页 |
4.2 模态分析原理和方法 | 第51-55页 |
4.3 DASP系统简介 | 第55页 |
4.4 模态分析的步骤 | 第55-57页 |
4.5 提高测试精度的措施 | 第57页 |
4.6 钢杆实验研究 | 第57-63页 |
4.7 混凝土杆实验研究 | 第63-67页 |
4.8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A | 第75-76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教学、实践项目 | 第75-76页 |
附录B | 第76-80页 |
自由杆损伤程度为20%~80%时的模态频率及识别结果 | 第76-78页 |
悬臂杆损伤程度为20%~80%时的模态频率及识别结果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