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弧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1 绪论 | 第1-13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7-8页 |
·背景概述 | 第8-9页 |
·国内发展动态 | 第9-11页 |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发展动态 | 第9-10页 |
·手动调谐系统发展动态 | 第10页 |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国外发展动态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工作重点 | 第12-13页 |
2 弧光接地过电压机理分析及调谐原理 | 第13-20页 |
·弧光接地过电压机理分析 | 第13-16页 |
·物理过程及数学分析 | 第13-16页 |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调谐原理 | 第16-20页 |
·位移电压极值法 | 第16-17页 |
·零序电流极值法 | 第17页 |
·位移电压曲线法及其改进算法 | 第17-18页 |
·附加电容相位法 | 第18页 |
·零序电压相位法 | 第18页 |
·参考相位数值调整法 | 第18-19页 |
·注入信号法 | 第19-20页 |
3 新型消弧装置设计 | 第20-23页 |
·新型消弧装置设计思想及要求 | 第20页 |
·新型消弧装置的实现原理分析 | 第20-21页 |
·新型消弧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及功能 | 第21-23页 |
4 综合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23-34页 |
·综合控制器功能 | 第23页 |
·硬件组成 | 第23-24页 |
·80C552扩展电路 | 第24-26页 |
·80C552性能特点 | 第24-25页 |
·80C552扩展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模拟信号输入及A/D转换 | 第26-27页 |
·输入信号滤波 | 第27-28页 |
·硬件电路原理图 | 第28-30页 |
·抗干扰硬件设计 | 第30-33页 |
·电磁兼容性的重要作用 | 第30页 |
·消弧装置的主要干扰源 | 第30-31页 |
·抗干扰措施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综合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34-44页 |
·采样算法 | 第34-35页 |
·软件功能设计 | 第35页 |
·软件流程设计 | 第35-41页 |
·采样中断程序流程 | 第35-37页 |
·主程序流程 | 第37-41页 |
·中断采样服务程序设计 | 第41-42页 |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消弧装置试验分析 | 第44-49页 |
·模拟弧光接地试验 | 第44-45页 |
·模拟金属接地试验 | 第45-46页 |
·模拟TV断线试验 | 第46-47页 |
·操作过电压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7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