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跨国并购概述 | 第13-16页 |
第二章 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及规制的必要性 | 第16-23页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垄断的关系及规制的必要性 | 第18-23页 |
一、 横向跨国并购 | 第18-20页 |
二、 纵向跨国并购 | 第20-22页 |
三、 混合跨国并购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各国对跨国并购中垄断问题的规制 | 第23-37页 |
第一节 美、德、欧、澳对跨国并购中垄断问题规制的实体法规定 | 第23-29页 |
一、 美国 | 第23-25页 |
二、 德国 | 第25-26页 |
三、 欧盟 | 第26-28页 |
四、 澳大利亚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美、德、澳、加对跨国并购中垄断问题规制的程序法规定 | 第29-33页 |
一、 美国 | 第29-30页 |
二、 德国 | 第30-31页 |
三、 澳大利亚 | 第31页 |
四、 加拿大 | 第31-33页 |
第三节 跨国并购管制中政策与行业的考量 | 第33-36页 |
一、 美国 | 第33-34页 |
二、 法国 | 第34-35页 |
三、 澳大利亚 | 第35-36页 |
四、 发展中国家 | 第36页 |
第四节 跨国并购管制中豁免条款的规定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跨国并购中垄断管制的发展趋势 | 第37-52页 |
第一节 国内反垄断立法的趋同倾向(convergence) | 第39-45页 |
一、 国内立法的比较 | 第39-43页 |
1 、美国的规定 | 第39-40页 |
2 、欧盟的规定 | 第40-42页 |
3 、拉美国家的情况 | 第42-43页 |
二、 制定国际反垄断法标准的可行性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二节国际反垄断执行的合作与协调(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 第45-52页 |
一、 国际间已有的合作与协调 | 第46-49页 |
1 、双边合作 | 第46-47页 |
2 、多边合作 | 第47-49页 |
二、 国际合作的前景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现状及对策 | 第52-64页 |
第一节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现状 | 第52-57页 |
第二节 我国对外资并购的规制 | 第57-64页 |
一、 外资并购中垄断规制的宗旨和原则 | 第58-60页 |
1 、国民待遇原则 | 第58-59页 |
2 、最惠国待遇原则 | 第59页 |
3 、公开透明原则 | 第59页 |
4 、符合产业政策原则 | 第59-60页 |
二、 外资并购中对垄断的法律管制 | 第60-64页 |
1 、实体法规定 | 第60-62页 |
2 、审查制度 | 第62-63页 |
3 、机构设置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