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导论 | 第12-36页 |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 | 第12-18页 |
第二节、欧美社会学关于同类问题的研究 | 第18-27页 |
第三节、我国学界相关课题的研究 | 第27-28页 |
第四节、本文的分析框架及基本假设 | 第28-31页 |
第五节、篇章结构及相关概念说明 | 第31-36页 |
第二章、调查区域概况及当地教会简史 | 第36-48页 |
第一节、瓯北镇的社会经济情况 | 第36-42页 |
第二节、瓯北镇基督教教会简史 | 第42-48页 |
第三章、教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 第48-68页 |
第一节、恢复期牧区一级的组织结构 | 第50-53页 |
第二节、成形期牧区一级的组织结构 | 第53-59页 |
第三节、堂点的组织结构 | 第59-61页 |
第四节、教会组织的运行模式 | 第61-66页 |
第五节、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教会的组织运行(一):决策和控制 | 第68-84页 |
第一节、牧区一级的信息决策和沟通流程 | 第68-73页 |
第二节、堂点内以及牧区与堂点间的信息流向 | 第73-77页 |
第三节、教会组织内的权力与权威 | 第77-81页 |
第四节、小结 | 第81-84页 |
第五章、教会的组织运行(二):宗教性、社会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 | 第84-117页 |
第一节、宗教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输出 | 第84-100页 |
第二节、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输出 | 第100-114页 |
第三节、小结 | 第114-117页 |
第六章、教会的组织运行(三):教职人员的招募与物质资源的汲取 | 第117-133页 |
第一节、教职人员的招募 | 第117-127页 |
第二节、物质资源的汲取和分配 | 第127-131页 |
第三节、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七章、信徒结构的社会特性分析 | 第133-154页 |
第一节、信徒社会特性的整体分析 | 第133-144页 |
第二节、教会义工的社会结构分析 | 第144-152页 |
第三节、小结 | 第152-154页 |
第八章、教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 | 第154-181页 |
第一节、调整的原因 | 第154-157页 |
第二节、牧区一级组织的调整 | 第157-162页 |
第三节、青年事工组的调整 | 第162-176页 |
第四节、小结 | 第176-181页 |
第九章、教会与当地社区基层组织及政府管理机构的关系 | 第181-207页 |
第一节、教会与乡村基层权力组织的关系 | 第182-192页 |
第二节、教会与当地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的关系 | 第192-204页 |
第三节、小结 | 第204-207页 |
第十章、结论与讨论 | 第207-227页 |
第一节、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207-221页 |
第二节、讨论 | 第221-2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27-235页 |
附录一、访谈及参与观察记录编码表 | 第235-238页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238-247页 |
附录三、主日学相关文件 | 第247-2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51-252页 |
致谢 | 第252-254页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第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