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光学性质论文--发光学论文

真空紫外—紫外光子激发下稀土掺杂材料的发光特性及后处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4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研究背景第14-28页
 第一节 稀土的光谱性质第14-20页
 第二节 能量传递第20-24页
 第三节 稀土正磷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背景第24-28页
第三章 实验第28-31页
 第一节 材料的合成第28页
 第二节 样品的测试第28-31页
第四章 LaPO4:M(M为Eu~(2+),Ce~(3+),Sm~(3+),Eu~(3+),Gd~(3+),Dy~(3+),Tm~(3+))VUV—UV发射和激发特性研究第31-51页
 第一节 实验结果第31-44页
 第二节 实验结果讨论第44-51页
第五章 稀土离子Tm~(3+),Ce~(3+)在不同稀土正磷酸盐中VUV—UV激发下的发光特性研究第51-65页
 第一节 NPO4(N为La,Gd,Y)中Tm~(3+)在VUV—UV激发下的发光特性第51-58页
 第二节 NPO4(N为La,Y)中Ce~(3+)的VUV—UV发光特性第58-65页
第六章 Tm~(3+)→Gd~(3+)、Ce~(3+)→Tm~(3+)及Ce~(3+)→EU~(2+)的能量传递第65-81页
 第一节 GdPO4基质中Tm~(3+)→Gd~(3+)的能量传递第65-70页
 第二节 YPO4基质中Ce~(3+)→Tm~(3+)的能量传递第70-73页
 第三节 LaPO4中Ce~(3+)→Eu~(2+)的能量传递第73-81页
第七章 荧光粉的包膜研究第81-98页
 第一节 混粉光衰现象第81-84页
 第二节 荧光粉包膜研究第84-93页
 第三节 荧光粉包膜性能测试第93-98页
第八章 结论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发表论文第104-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癌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干预